青政[2015]58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
- 1、政治局会议再提加快发展租赁住房
- 2、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成为各地施策大方向
- 3、住建部:从四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4、新华述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政治局会议再提加快发展租赁住房 (一)
贡献者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在这背后,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2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提到,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房源供给,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这也标志着,未来一段时间住房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工作为租赁住房,而且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道。
十天内官方多次提到加快发展租赁住房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十天内官方已三次提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7月22日,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提到,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
同日,针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表示,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
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约谈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5个城市政府负责同志,要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7月22日国务院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完成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同时,必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亦明确,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从表述来看,‘房住不炒’和‘三稳’的方向没有丝毫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加快发展租赁住房的方向,以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张波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方面强化落实用地保障,将通过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方式来解决部分无房新市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居住问题,增加大城市的租赁土地供给、安排专项资金以及集中建设。另一方面则强调税收支持性政策的跟进,通过降低税负成本,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租赁住房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增加租赁房源供给量,同时可以盘活存量房源,有效改善租赁房源供需矛盾和错配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将加快推进
“去年以来中央均在强调要持续稳步推进租赁住房建设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问题。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预计重点城市租赁住房用地供应量将逐步加大,相关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亦将有所加大,进一步保障租赁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说道。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租赁住房市场将迎来政策红利期,预计后期在土地供应、税收等角度将有进一步扶持政策出台,利好租赁企业的发展。此外,当前传统房企面临融资难、资金压力大等困难,租赁市场的支持政策利于吸引传统房企布局租赁市场、加快业务转型,进一步降低房企的资金风险。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今年10月底以前,城市人民政府要确定“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和年度建设计划,向社会公布。
曹金彪指出,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像上海目前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广州则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5%。从广东省整体情况看,广东已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五城试点推行政策性租赁住房,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4.05万套/间,其中2021-2023年全省新增筹建51.2万套/间,2021年筹建22.2万套/间。
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成为各地施策大方向 (二)
贡献者回答(记者 贺觉渊)2021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进入2022年后,如何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如何更好激发企业活力,房地产市场如何扩内需、稳经济,成为了各地待解之题。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27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房地产市场调控、保障居民住房供应作为2022年的重点任务。
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在施策方向上注重“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民生住房供应与保障成为各地的重点目标,长租房市场受到多地重视。展望2022年,多位专家认为,各地将通过激活和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比如对购地和购房市场给予更为宽松的支持,来促进房地产业各领域的良性循环。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要求下,2022年租赁市场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多地强调良性循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在2021年12月继续呈现环比下降态势。从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开发情况来看,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调控政策与信贷环境收紧影响的房地产业要从降温中走出尚需时日,普遍观点也认为2022年房地产市场还将面临销售压力。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1年下半年50个重点监测城市的成交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或将呈现“销售面积回落,销售均价平稳运行,新开工面积继续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
为应对房地产市场当前形势,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7日,全国共有19个省区市在已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2022年重点任务。其中,13个省区市强调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同时,有7个地区提出“要稳妥处置房地产风险问题”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如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压实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决不允许发生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事件。
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多地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作为施策大方向,意味着各地将从房地产市场整体如何更好发展的角度来因城施策。由于“良性循环”已经纳入了对房企风险问题的考量,今年特别强调要处置房地产风险的地方不多,但如广东等个别已经出现了房企债务风险问题的省份,就需要进一步重视相关风险处置。
住房保障成为重心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住房保障有关工作均出现在29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20个地区明确今年将重点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数量目标已达到870152套。18个省区市还进一步提出今年将发展长租房市场,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此外,还有18个地区明确今年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超1万个老旧小区将在2022年开工改造。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2022年要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20万套,有效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努力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安居。
中指研究院认为,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指导下,预计2022年租赁市场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供应端、需求端政策以及金融支持政策将不断完善和细化。“十四五”期间,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有望得到改善,租赁市场相关规则、政策、制度也有望加快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某研究院还指出,2022年租赁市场的租金监管将成为新的热点内容。预计各地会纷纷出台租赁住房的相关条例和规定,以规范租金定价和涨租行为。
住建部:从四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
贡献者回答中房网讯(苏晓/文)9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也对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解答。
过去十年是房地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
回顾过去十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表示,这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最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十年,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住建部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动摇,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城市主体责任和省级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十年,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住房品质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质量更高、配套设施更全、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与此同时,过去十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稳步发展,保障基本住房功能日益凸显。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介绍,过去十年,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持续增长。全国实缴人数从1.02亿人增长至1.64亿人,缴存总额从5万亿元增长到22.5万亿元,缴存余额从2.68万亿元增长到8.18万亿元。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2.44万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28万亿元、2736万笔,其中首套住房贷款笔数超过80%。
下一步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仍有相当大的规模
根据“七普”数据,在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过500亿平方米,人民群众现阶段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
鉴于此,谈及下一步的住房和城乡建设时,王胜军表示,从增量看,我国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的对城市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看,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应当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
住建部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以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对于如何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的问题,姜万荣表示,要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另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而保障体系更多的是政府发挥补位作用。
姜万荣介绍,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随后,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金融、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目前,地方多主体、多渠道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将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姜万荣强调,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下一步,将以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着力增强保障性住房供应,以住房保障工作新成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从四个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此次会议也充分关注了近期的市场热点,尤其是保交楼方面的热点内容。王胜军说,“上个月我们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专门措施,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进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目前专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
对于下一步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的考虑,王胜军表示,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坚持一个定位,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做好房地产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这两者缺一不可。三是,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四是,完善人房地钱四个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
新华述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
贡献者回答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要守住定位,因城施策,在调控的精准性上下功夫,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做好“稳”字大文章,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房地产行业步入良性循环。
坚持“稳字当头”,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其下行态势需高度关注。
从房地产行业几个关键指标看: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7%;3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或涨幅回落;一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1.8%;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9.6%。
受疫情反弹、个别头部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暴露、个人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房地产销售下降,企业流动性风险有所聚集。
在房地产市场主体方面,受个别房企爆雷等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收紧融资端,销售下滑,一些地方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不规范,多重因素加剧了房企的流动性风险,使房地产市场微循环出现“梗阻”。
较长时间以来,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体面临较高的贷款利率,一些地方首套房资质的认定标准有待完善,这些因素增加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加剧了住房消费者延缓入市的趋势。
2021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8%。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房地产既可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也可能是‘风险源’,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系统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说,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房地产市场发展释放了“稳字当头”的积极信号。各地在守好风险底线的同时,针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因城施策,改善土地出让条件,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
坚持“因城施策”,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
降低限购限售门槛、下调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今年以来,累计近110个城市已出台各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专家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两个“支持”、一个“优化”,充分释放出对各地因城施策的政策信号。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区之间房地产市场差异大,市场分化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一些热点城市供需矛盾在较长时间内依然比较突出,市场回升预期逐步增强,然而部分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市场仍在低位运行。
针对新情况新挑战,各地以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赁住房需求为着力点因城施策;相关部门出台促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措施。
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部分城市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扩大抵押贷款支持优质企业对出险企业的并购贷款,允许债务展期;规范预售资金监管;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不纳入贷款集中度管理……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展长租房市场。据相关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的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到40%。2022年全国基本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总额预估约8500亿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随着多地适度放开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加快购房贷款审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释放,销售面积降幅将有所收窄。
在预售资金监管方面,专家建议,各地要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明确预售资金应当优先支付工程款,严格按照工程节点拨付资金,确保按时竣工交付。防止因防范风险,过度提高监管额度,放慢放款拨付进度的情况。
“推进爆雷房企尽快出清,稳定市场预期很重要。”刘琳表示,一方面,通过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和住房交易税费,提高购房者支付能力,提振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强预期引导;另一方面要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房住不炒”,守牢风险底线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目前,规模高达10万亿元级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深度调整。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底层逻辑正在改变,房地产业作为高质量引领的基础民生行业地位正在确立巩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这个定位没有动摇,力度没有放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说,各地因城施策不能脱离这个定位和方向,更不能病急乱投医,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关键要继续实施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精准性协调性,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房地产业告别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开发经营模式,回归基础民生属性和租购并举后,依然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变,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仍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
同时,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质量差、配套不齐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比较旺盛。
谋全局谋长远,尊重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发展规律,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锚定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百姓提供可负担、居住条件更舒适、环境更优美的住房,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要义。
(原标题:新华述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五)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