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制药市值,三精制药股票历史
- 1、东北药企的时代悲歌
- 2、现在沪深股市上市的民营医院有哪几家
- 3、请教高手哪些是基金重仓股?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东北药企的时代悲歌 (一)
贡献者回答撰文丨谭卓曌
2021年5月,长春高新的市值突破了2100亿,直至巅峰。它的核心产品只有一个,生长激素,一针售价上千,但成本只要几十块。中国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还不足100亿,但长春高新却孕育了一个千亿市值的神话。
在资本运作者看来,它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故事,选择了一个小赛道,有不断的资金轮动。金磊,这位长春高新第二大股东,把技术和资本玩到极致。
4个月之后,神话破灭。广州联盟集团把生长激素纳入集采,正式宣告生长激素暴利时代的结束。几天之内,长春高新这只被称为“东北药茅”的高价绩优股连续三个跌停。四个交易日内,又带走了330亿元的市值。
比起近年来才被国人熟知的生长激素而言,东北曾经诞生过盖中盖、三精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而哈药六厂、东北制药等老牌药企一度成为国人因广告熟知的厂家,独领风骚。
上世纪90年代,从沈阳九龙开始,东北药企用广告这个敲门砖敲开了一个时代,哈药六厂、哈药三精、葵花药业复制这一招数,走向了鼎盛。
在东北药企砸1000万广告,收入达1亿的时候;孙飘扬在濒临破产的、以生产原料药为主的江苏连云港制药厂,拍板决定花费120万元“巨款”,从中国医科院药研所手中买下一款抗癌药的专利权。
在2011年限抗(抗生素)令、2015年新《广告法》出台、以及新医改严格限制辅助用药等系列政策颁布之后, 这些过惯了安逸日子的老牌企业才后知后觉,时代已经变了。
2019年的带量采购则给这些产品竞争力不强、管线不多的老牌药企更重的一击。哪怕是长春高新、沈阳三生,这两个在东北药企中有独特产品优势的企业,都因为品种单一陷入了泥沼。
在保健药的广告时代, “研发短期看不到业绩,而营销能马上看得到业绩”,这是国企领导的思维逻辑。
所以,在一家东北排名前三的医药国企,营销人员达数千人时,研发人员只有300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 “公司大力加强研发” 被写在了每一个东北企业的对外宣传册上,也只是一句空谈。
创新并不属于这里。在整个东北GDP下滑、人口不断净流出的大背景之下,真正具有冒险、创新精神的人才很少愿意在东北扎根。一位医药猎头表示,即使人才哪怕因为高薪到了东北,也会因为手底下无人可用又迅速离开。
这曾经是一片极具吸引力的黑土地,但因为固化、保守,药企们进入了剧烈的挣扎期,夹杂着东北经济的衰落而显示出了巨大的阵痛。
在最鼎盛期错过了转型的药企们,也试图在业绩下滑期进行自救,通过混改转型、尝试研发之路,但踩错点、步步慢,时机不再、越改越乱,最终错过了一个时代。
作为东北药企里的一支独秀,长春高新的现金流充沛、日子不算差。甚至连竞争企业都承认,长春高新的产品技术过硬、质量抗打。但只依赖单一产品,股价闪崩跌停仿佛是一场“天花”的预警,毒性必然有一场发作。这可能是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也可能是东北最后一个“巨人”的陨落。
0 1
被广告轰炸时代成就的药业辉煌史
2010年8月,在由佳木斯开往哈尔滨的绿皮火车上,李江憧憬自己职业黄金时代的到来。全新的世界在火车疾驰而过的地平线上隐约出现。几个小时之后,他将入职哈药集团。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是哈药最后的辉煌。
在上广深成为主流经济区之前,哈药也曾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哈药一度令人羡艳的分房子、发貂皮福利虽然已成为过往,但那时一个销售人员一年收入几十万,依旧远超当地收入水平,极为可观。
作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曾经A股中业绩最好的药企,哈药在黑龙江人心中的地位,就如今天的阿里巴巴之于浙江。
也是如此,哈药的光环吸引了每年从佳木斯医学院慕名而来的毕业生,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家国企,一步步从基层干到管理层。
哈药是一个庞大的“医药帝国”。除了哈药总厂之外,旗下还有哈药六厂、三精制药、世一堂等等分厂,还包括药店、商业配送。
这一“商业帝国”的崛起,一方面离不开广告营销;还有另一方面,离不开通过医院医生开具的处方药——抗生素。
在东北率先掀起“广告轰炸”的一家企业,是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淡出市场的沈阳飞龙,当初正因为创始人姜伟借鉴了太阳神、娃哈哈等依靠广告策略取得成功之后,跟风在保健品、药品上做文章。
从1991年起,飞龙开始尝试性地在东北的一些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次中心城市投放广告。
飞龙的广告一投就是一整版,连续数日。1991年,飞龙广告费投入12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广告费投入1000万元,利润飙升到6000万元;1993年、1994年广告费投入均超亿元,而利润连续两年达到2亿元。
在广告意识模糊、 健康 意识不够的市场氛围下,飞龙的吆喝声让全国人民都吓了一跳。这也震醒了哈药的管理层。
即便当年哈药是国企,但东北医药本质却没有地方财政大力支持,需要自己努力生存。
1997年开始,刘存周赶马赴任哈药集团董事长一职,把在保健品上砸广告的模式,引用到了非处方药,从原先的报纸、广告牌,变成了在央视、各地方台轮番轰炸。
1997年,旗下的三精制药广告投入1000万元,销售额1亿元,1999年时广告投入已经高达2亿元,销售额也飙升到8.6亿元。
当时的哈药六厂名不见经传,却通过广告投入,到2000年时销售额达到20亿元,成为哈药集团第一大企业。通过电视广告,甚至催生了一个高达百亿的补钙市场,一时之间, 新盖的高钙片、葡萄糖酸钙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再回过头来看东北药企的产品线。除了哈药总厂、东北制药这种以抗生素起家的老牌国企,以及长春高新、沈阳三生为代表的有绝对优势的单品种的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哈药六厂、葵花药业、吉林敖东、誉衡药业等以辅助药、中成药、非处方药为主的企业。尤其是凭借长白山药库的优势,在市场上打开了名气。
这些药不在医生处方权内,广告轰炸是最快见效的方式。品牌一旦打响,对于旗下的处方药进口,其实也便利多了。
在投下一枚又一枚重磅广告炸弹、戴上一顶又一顶桂冠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命运馈赠的礼物早被标注了价格;他们更没有想到,2009年的新医改开启后,一个个医保组合拳不断,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国家药品集采、医保目录药品谈判,几乎重构了整个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
在仅剩无几的狂欢中,过度依赖广告、产品结构单一、不重视研发,这些本该迫在眉睫、继续解决的问题却一再被忽略。
0 2
被拿走的“礼物”:抗生素、辅助用药
2012年,一纸限抗令搅动了东北局面。
“圈外的人只知道哈药六厂、三精卖得好。但真正支撑业绩的是哈药总厂。” 李江回忆,入职的第一年,单就抗生素,哈药总厂一年有近50亿的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近三分之一。
和哈药同样性质的国企东北制药,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研发成功三代头孢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此后,建成投产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万吨VC生产线,维生素C、氯霉素、维生素A、丙炔醇、盐酸金刚烷胺等原料药相继出炉。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依靠着政策的支持,这些抗生素起家的老牌企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告别那个年代,当老百姓的用药习惯不再局限于生理盐水、抗感染药物之后,这些药企立马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就在这一年,哈药走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下坡路,让出了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榜首之位,跌到第四。而如今的新医药一哥恒瑞,在当年的榜单位于第二十二,其首个创新药“艾瑞昔布”获批上市。从此, 哈药和恒瑞成为两条相向而行的抛物线。
悲剧一旦开始,其后往往跟着一连串的悲剧。
东北药企依仗的原料药生产引发的环保问题不断。在6个月内,东北制药领了8张环保罚单。哈药总厂也因污染问题被央视点名批评。而日后国家对原料药的环保管控日益趋严。
随着OTC被禁止在大众媒体做广告、新《广告法》逐步完善,以及老百姓 健康 意识的提升,广告模式不再奏效。 再加上医保控费、辅助用药等政策出台,大多数东北药企的业绩几乎都表现不佳。
2013年,三精业绩骤降98%,年报披露的“4亿广告费换来利润600万”成为笑柄,靠广告打江山的时代一去不返。一年后,三精制药时任董事长刘占斌在被调查期间跳楼身亡。
就拿黑龙江誉衡药业来说,一款名为“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的骨科辅助用药为它打开了市场。到2009年誉衡药业上市时,这款产品创造的利润高达1.57亿元,几乎贡献了一半的营收。
在辅助用药在各大医院泛滥成灾,常年占据医保基金的时候,誉衡借机赚得盆钵满,其创始人朱吉满一度成为黑龙江首富。正因为尝到了甜头,誉衡不断复制 “收购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强销售” 的模式。
但在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出台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中成药、辅助用药等均被严格限制,成为被清退的“重灾区”。
一年之后,誉衡走向了破产重组之路。
0 3
重营销、轻研发的苦果
2018年的集采是压倒这些企业最后的稻草,就连长春高新也没有逃脱这一宿命。
虽然一度,长春高新被誉为“药茅”,但单就生长激素这一产品,并不像茅台酒那般有不可撼动的护城河。
一位接近长春高新的人士提及,生长激素的飞速发展, “是因为儿科领域医生可选择的‘回扣药’并不多” , 借助生长激素铺就的儿科用药医院和医生渠道,长春高新在这几年围绕儿保这一块,布局了心血管医疗器械、抗体类药物、儿童仿创药。 “但还是慢,一直没有出成果。”
长春高新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也并不高。2020年的年报显示,长春高新已成为让东北大妈狂赚100倍、市值2000亿的“药茅”,研发费用却只有6.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达到7.95%(恒瑞的这一比例是17%上下)——但这一的研发投入在东北药企中已经是一骑绝尘了。
有些当地制药界人士惋惜: “长春高新本该多投入研发,但是它承担了当地政府很多发展任务,多少被限制住了。”
中成药的龙头企业,葵花药业的研发投入仅为1.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3.14%。
哈药在研发上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2020年的研发费用为9200万,仅占营收的1.15%。
哈药并非没有研发体系。李江强调,哈药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五个省级分中心的研发体系,却不见创新药的影子,始终围绕着中药粉针剂、抗生素展开。正是因为后续没有核心产品支撑,在创新药的赛道上,落后不止一步。
在鼎盛时期,哈药集团2万多人,研发队伍不到300人。
在一位知情人看来,在业绩最好的那些年,哈药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没有太大的建树,反而在营销广告投入上却越发痴迷。“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更没有钱投到研发上。而且哈尔滨的财政收入也不高,不可能一直补给哈药。”
一位离开东北多年的医药代表认为,人员和产品结构老化、与市场变化脱节,是东北这些药企衰颓的内部因素。 “而东北骨子里是因为太过安逸,不愿创新。”
作为辽宁省第一大制药企业,当地政府对东北制药的财政补贴、政策优势,是很多民营企业得不到的。这些优势,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是一种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慢性自杀”。
哈药同样如此。“它不止原料药做得很大,它还有商业配送公司、药店,有政策性的扶持。
正因为生活得比较安逸,不需要去做太多转型,也可以做得很好。”而官本位思想较重的东北,为了避免政治上的一些失误,掌舵者宁愿稳妥往下过渡,也不希望出一丁点差错。
而九死一生的新药研发,在政治上也是一场“豪赌”,决策者很难拿自己的政治生涯为此拍板和买单。
在东北药企的最好光景,研发只是写在公司对外宣传册上的名词。
而营销被奉为圭臬,这是企业最能立竿见影看见业绩,官员也能转化政绩的招数。李江也叹惋,“一个时间点错失了,就再也跟不上了。”
人才的流失,一直是最大的掣肘。一位医药猎头透露, 长春高新一直在用高于行业二倍的价钱,挖高管。“但下面的人不可能都用高薪来砸,那些高管过去之后,就会发现手下没有人可用,他很快就会离开。 它的人才不断在补充、不断在流失,就会导致它的产品研发进展,会很慢。”
而更多的东北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也会选择到医药氛围更好的江浙一带。
0 4
东北药企的自救
2015年,李江离开了哈药。至今,他还保留着已经泛黄的工作笔记、近二百份购货合同。
他的离开源自于哈药的一场内部变革,那场营销改革致使原来的营销人员大量离职。
业绩下滑之后,哈药的管理层变更,继任者开启了哈药“二次创业、转型升级”之路,但重点仍旧没有放在研发上。而是同东北制药一样,进行了体制上的混合改革。
目的是一致的—— 调整组织结构、精简层级,在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药商业固有的三大业务基础上,发展生物医药和制药工程 。
营收接连下降之后,当年满负荷运转的很多厂子都空空荡荡,生产线都是半停滞状态,不需要那么多人。”李江说。正因为哈药、东北制药这样的老牌药企沉疴过重、人员冗余,此后经历了员工内部“清退”、营销改革。
在以往,每个分厂有自己独立的销售队伍,各个分厂互不干扰。营销改革本意是为了整合内部资源,把各个厂的营销整合成集团的一支队伍。
之前,每个省会有五六个分厂,有五六个分厂的省级经理,变革之后收归为一个。
在本就派系斗争复杂的企业内部,这无疑是人为制造了更多的内部矛盾。李江提及,省级经理的收入和非经理的收入相差一半,工资绩效一出,一群人走掉,这场改革成了一场变相裁员。
以往,哈药过度依赖代理商,掌握不了市场终端信息。为了重新夺回销售优势,营销改革试图把互联网基因植入到营销模式中,通过扫描哈药产品的身份识别码实现与专营商,各渠道终端的信息互联。这就需要销售人员通过“扫街”方式逐一去终端收集信息,填写内容繁杂的代理商信息、竞品信息。
在李江看来,这场营销改革是本末倒置的。原来的营销体系比较扁平,省级经理上面是事业部总经理或者是营销副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敏感度很高。而且,制定的营销政策和策略很灵活,以市场为主,为了市场开发、覆盖、上量。
这场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哈药产品单一、研发不足的问题,却丧失了原来灵活的市场模式、加剧了内部斗争——他所在的部门,99%的员工离职。 空降过来的外企员工,熟悉的销售战略和哈药已有的产品不匹配,后来也纷纷离职。
在他离职后一年,恒瑞医药成为我国首家市值过千亿的上市药企。
同样是抗生素起家的石药集团在蔡东晨的主导下,完成了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转型。
风雨飘摇中的哈药,却因为管理层频繁变动、一再变动的改革政策,一再错失机会。
哈药总经理徐海瑛也公开表示, “哈药股份对医药政策、市场等反应慢,也错失很多机会,如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后,哈药股份是最早开始的,但目前仅有一个产品通过。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意味着连集采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哈药的困境,折射出东北药企的困境。原料药的行情过去之后,东北制药业绩一蹶不振。虽然引进资本进行“混改”。但至今,也没有走出泥潭。
葵花药业、吉林敖东、通化东宝这一些以中成药为主打产品的药企,在医保控费推进、中药注射剂受限之下,同样困境重重。
一位知情人透露,哈药目前的策略是力保药品进入集采,保证营销体系运营。
离开哈药之后,李江入职了一家南方药企。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南方的企业,人文关怀会多一些。而在东北,有熟人、处好关系是第一位的。”
而在李江的记忆里,2011年前后的哈药,也是两个世界:旧时代的辉煌和新时代的失落。
现在沪深股市上市的民营医院有哪几家 (二)
贡献者回答恒康医疗、诚志股份、复星医药、双鹭药业、益佰制药、马应龙、康美药业、三精制药、贵州百灵、千红制药。
民营医院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平潭发展
事件:5月20日晚,公司公告与台湾中振投资有限公司在榕投资创办福建严复纪念医院项目,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并签署投资意向书。建院方案为“大专科小综合”,按照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制,将引进并依托台湾知名医疗专家管理团队负责医院管理和运营。
点评
1、首次进军医疗领域,有利于公司未来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此次进军医疗领域,是公司依托大股东在福州及台湾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的有利尝试,表明了大股东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积极愿望,利于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
2、平潭综合实验区二线卡口和监管查验设施已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全岛封关运作条件已经具备。据中国平潭网报道:2014年5月16日,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平潭封关运作设施组织验收。验收组认为平潭二线卡口、环岛巡查监控设施和信息化系统三大平台基本建成,正式通过验收,具备启动实施封关运作条件。二线封关对平潭的发展具备里程碑式意义,标志平潭岛开发驶入历史快车道,平潭发展(000592)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3、平潭发展作为参与和主导平潭开发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业绩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中福实业广场一期将在7月实现预售,9月实现封顶,为2015年业绩高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4、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2元。公司为平潭概念最直接受益标的,我们预测业绩反转概率较大,预计2014-15年EPS0.15/0.45元,未来有望大幅受益平潭岛开发,参考自贸区可比公司估值,给予目标价12元。
和佳股份
公司今日发布公告,公司与揭阳市慈云医院签订了《合作框架意向书》,本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揭阳市慈云医院专业装修工程及设备配置项目建设,资金预算为8,000万元,该项目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未来1-2年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点评
订单稳步增长:本次中标的揭阳市慈云医院专业装修工程及设备配置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医用气体设备、洁净手术室、医用信息化系统、血液净化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及DC-CIK生物细胞治疗中心等,其中涵盖了公司自有生产能力的制氧系统及肿瘤治疗中心等,订单总额达到8000万元,在公司订单规模中较大。
订单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原有业务主要为肿瘤和制氧设备的制造销售,2013年起公司开始逐步摸索采用BT模式进行总包建设的经验,年内签订7个框架合同,这些合同将于今年逐步进入招标流程。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项目总金额4亿元、河南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总金额1.5亿元,且2014年公司预期新增15-20亿元新合同,相对公司2013年7.4亿元的总收入,这些医院建设合同将带来数倍于公司年收入的销售金额。
医院总包建设业务模式有坚实的需求:新医改“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正在带来县级医院快速发展,新建、扩建是常见状态。目前县医院短期现金流好、政策严控长期贷款,给公司以资金换市场的买方贷款模式带来了大机会。借助于资本优势、一站式采购的产品群优势,公司收入提速是大概率事件
盈利预测及公司评级:公司商业模式升级将带来快速扩张,我们认为有望复制尚荣医疗(002551)的成长路径,借助目前医改机遇以及资本实现快速发展。近期收购透析器械公司失败对公司股价造成较大影响,但公司未来并购仍是大概率事件,看好公司外延式发展。我们估计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59、0.87、1.33元,对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PE分别为44X、30X、2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应注意BT模式资金链风险,医院总包建设合同增长不达预期的风险。
民营医院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恒康医疗
公司公告: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拟收购萍乡市赣西医院75%的股权并通过增资持有萍乡市赣西医院合计80%的股权。医疗服务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2013年至今已收购成都平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15年85%的收益权以及5家医院,预计公司未来在医疗服务领域会持续不断的扩张,预计2014~2015年EPS为0.52、0.77元
、24倍,目标价31.20元,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萍乡市赣西医院为二甲综合医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国企萍乡钢铁厂职工医院,2000年更名为萍乡市赣西医院,2004年正式与萍钢公司脱离,实行股份制,注册资本1500万元。为非营利性(非政府办)二甲综合医院。截止2013年12月31日,赣西医院的资产总额为11452.97万元,负债总额6506.06万元,净资产4946.90万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7106.55万元,结余706.06万元。数据未经审计。股东为陶明等5个自然人,陶明是赣西医院的实际控制人,现担任赣西医院的董事长,陶明承诺保证促成目标医院全体股东会按照双方约定条件将目标医院75%股权转让给公司并通过增资达到公司持有赣西医院合计80%的股权。
预计未来在医疗服务领域持续扩张。公司前瞻性的判断医疗服务将迎来政策春天,12年成立永道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进军医疗服务行业的平台。公司战斗力强,并购效率高,2013年至今已收购成都平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15年85%的收益权,以及5家医院(德阳、资阳医院、蓬溪中医院、邛崃医院、大连辽渔医院),预计现有医院14年将贡献超近亿元净利。公司在医疗服务布局的思路为“大专科小综合”,大专科主要为肿瘤、妇产科等医疗需求比较大的科室。小综合主要为在二三线城市并购在当地品牌口碑较好、又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医院,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在医疗服务领域会持续不断的扩张。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公司医药工业保持稳定增长,14年起公司的并购项目--医疗服务产业、中药饮片、日化及保健品开始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公司后续还有新的医疗产业并购项目。预计2014~2016年EPS为0.52、0.77、0.97元,对应PE分别为36、24、19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医疗服务扩张低于预期。
民营医院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金陵药业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增长13.0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8.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02亿元,同比增长3.76%;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
点评
1、药品产销稳步增长。公司是由南京金陵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及南京军区原4家军办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科工贸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型现代化上市公司,形成了以中成药为主,中西药相结合为发展目标的战略格局。公司主要产品和品种有:脉络宁系列产品、塞莱乐、双香排石颗粒、慢咽宁、明胶海绵等一百六十多个产品与品种,其中“脉络宁注射液”、“胃得安片”、“香菇多糖注射液”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公司“桂冠”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脉络宁注射液”工艺方法被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目录》(中成药部分),密级为秘密;2013年“脉络宁注射液”再次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药物目录》;同时公司的香菇多糖注射液、速力菲、明胶海绵等产品的市场份额领先。2013年销售公司对脉络宁的销售格局和销售队伍的工作模式做了较大的调整,由做大做强一级市场,转为做深做细广覆盖二级终端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盈利品种产销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保障了公司药品业务的稳步增长。
2、股权划转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2014年3月公司公告,控股母公司金陵集团拟将其持有的本公司2.3亿股限售流通A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45.23%)无偿划转至新工集团,转让后新工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南京国资委不变。股权划转,有利于理顺股权结构,压缩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实行集团人、财、物集中管理,增强集团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而进行的。预计本次收购完成后,新工集团直接持有金陵药业(000919)相关股份,有利于新工集团加大对金陵药业业务发展及资本运作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金陵药业做强、做大。
3、医疗服务业务前景光明。公司拥有较好的运作医院项目的经验和能力,现控股两家综合性医院:宿迁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仪征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2013年,两家医院经营实力稳步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宿迁医院实现业务收入6.82亿元、仪征医院实现业务收入2.10亿元。预计未来随着仪征医院住院大楼的投入运营,仪征医院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同时预计在股权划转完成后,不排除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进一步开展资本运作的可能。
4、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6%、20.5%和19.9%,EPS分别为0.36、0.43和0.52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6和22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1)医疗服务业务开展不达预期风险;2)药品安全风险。
民营医院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人福医药
扣非后净利润增长10.5%,符合预期。201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1亿,增长16.6%,净利润9267万,增长8.3%,扣除非经常损益净利为8900万,增长10.5%,EPS0.18元,符合预期。
宜昌人福麻醉药收入增长约
利润增长约15%。宜昌人福1季度收入与利润分别增长约10%、15%,麻醉药同比增长约10%;血制品业务受制于新版GMP改造,3月恢复生产,同时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一季度利润负增长;商业收入与利润增长均在20%;新疆维药一季度收入与利润同比持平,主要受淡季效应影响;葛店人福受米非司酮国家销售政策等多方面影响,一季度利润有所下滑;人福普克制剂出口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期间费用率同比略有下降,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有大幅改善。2014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29.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营销费用率16.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由于收入结构改变,低费用率的医药商业业务占比提高;管理费用率9.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主要是物价上涨导致的人工和日常开支增加。受益于再融资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一季度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0元,与去年相比有巨大改善,主要是销售回款额较全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
公司发展进入新时代,市值成长空间大。公司秉承“聚焦医药主业,做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发展战略,内生成长与外延发展并举,逐步培育多个过亿利润单元。宜昌人福是麻药镇痛龙头企业,行业壁垒高,麻醉药业绩增长持续性强,血制品新浆站拓展顺利,巴瑞医疗发展模式升级,新疆维药具备资源价值,均有望经过培育成为过亿利润单元。我们维持14-16年每股收益预测1.00元、1.30元、1.70元,同比增长27%、30%、30%,对应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6倍、20倍、16倍,考虑公司发展进入新时代,市值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复旦复华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9.73%;营业利润3889.1万元,同比下降3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1.2万元,同比增长20.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94亿元,同比增长2.65%;基本每股收益0.098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点评
1、依托复旦大学,医药、软件、园区稳步发展。公司是复旦大学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前身为1984年创办的复旦大学科技开发公司。依托复旦大学雄厚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公司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中,成功确立了以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园区房产为核心的科技产业体系,目前已拥有中国重要的对日软件出口平台,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药品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以及广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目前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均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三大产业在各自专注的领域中能够提供富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在相关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医药板块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发动机。2013年,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600624)药业营业收入为
亿元,同比增长47.3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1.46%。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自身专注的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等核心治疗领域加强营销力度,进一步提升了重点品种的销量,保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同时药业公司冻干粉针剂正式通过新版GMP认证,确保了这一剂型产品的正常生产和持续经营。此外,江苏复华药业海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招标等一系列工作持续推进,为企业未来扩大经营规模奠定基础。
软件板块略有下降,园区发展保持稳定。2013年,子公司上海中和软件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8.9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13%。2013年,对日业务方面,巩固深化了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日元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与其他日本客户也维持了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但由
于受到日元持续贬值的较大冲击,对日业务的人民币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下滑;欧美及国内业务方面,市场拓展较为顺利,在不断稳定与原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客户,实现了增收增益。在园区发展方面,复华园区公司经营保持稳定,在嘉定复华园区厂房出租保持“零空置”的基础上,提高了项目的租金水平,并成功引进了多家注册企业,稳定了园区招商的经济效益;另外,江苏复华药业海门生产基地厂房土建工程竣工,并完成了海门市相关部门的联合竣工验收,复华园区海门公司项目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基建工作均已完成,招商大楼也正式开工进入施工阶段。
2、增发获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新股,拟融资不超过4.3亿元,用于增加公司运营资金,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目前增发预案已于2014年2月份获得证监会批准,目前正在办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事宜。此次增发,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拟认购不超过4500万股,上海复旦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拟认购不超过1500万股,预计增发后,上科科技和复旦控股将成为发行后第二和第三大股东,两个公司都主要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在产业投资领域经验丰富。借助此次增发,公司不仅增加了运营资金、降低了财务费用;同时预计此后会借助复旦大学的资源优势(目前复旦大学在医学、IT等学科领域仍有较为丰厚的资产贮备),在资本整合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3、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8%、65%和57%,EPS分别为0.24、0.40和0.62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25和16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4、风险提示:1)软件行业对日出口景气度下滑风险;2)药品安全风险;3)园区建设及招标开展不达预期风险。
北大医药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18.92%;营业成本18.98亿元,同比增长19.60%;实际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802万元,同比增长2.4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11.44亿元,同比增长7.56%;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
点评
1、公司药品产、销、研实力雄厚。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生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研制和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洛伐他汀生产基地和磺胺类药物生产基地。目前公司产品涵盖抗微生物类、心脑血管类、维生素类、镇痛抗炎类、消化系统类、精神障碍类、抗肿瘤类、免疫调节类、代血浆类等近20个大类,一百多个原料药和制剂品种。公司是通过国际认证最多的中国制药企业之一,全部产品均通过GMP认证,其中有近20个产品获得美国DMF注册号,12个产品通过FDA认证,7个产品获得欧洲COS证书,药品生产实力雄厚。同时公司宣布建设麻柳制造基地,整合销售流通业务,实现从前端中间体与原料药生产、到制剂药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升整体议价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并获取更多市场机会。
2011年定向增发后,北京北医医药优质资产注入北大医药(000788),打通了制造与流通环节,实现从原有的医药制造业延伸至医药流通领域,构建了海、北京、武汉、重庆为核心辐射全国的销售流通平台。北大医药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有多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厚的学术基础和资源,发挥方正医药研究院、北大医药国家级技术中心、北大医药重庆大新微生物药物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研发布局,实现从创新药物研发到产品工艺技术革新的产品创新全覆盖。公司在产品创新、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与推广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2、公司更名体现集团从药到医的产业布局思路。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持有占本公司总股本40.2%的股份,北大方正集团是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的控股母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北京大学。2013年5月,北大医学部与方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大医学部为方正集团开展医疗医药事业提供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学术交流、医疗业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此前北大医学部旗下拥有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一院、三院、六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等八家附属医院(均为三甲医院),北大国际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为了北大医学部第九家附属医院;方正集团旗下的医疗产业集团更名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西南合成更名为“北大医药”等等这些方面都显示了北大方正集团在医疗产业整合上的思路,即:逐步打造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综合型医院/专科医院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医药/医疗产业链。除了北京市内的三甲医院之外,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以收购湖南株洲恺德心血管医院(湖南省内唯一一家具有三级医院资质的心血管专科医院)为标志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布局。2014年2月27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宣布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共同创办北京大学心理医院(营利性医院);2014年3月初,与贵阳市政府达成的战略协议涉及30亿元,包括和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合作,同时参考北大国际医院的模式,将新建一家营利性医院,这些举措表面北大医疗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在医疗服务领域发力。
在年报中公司公布了未来的发展战略,除了打造医药产业链、推动资源整合之外,还计划依托股东资源、布局医疗服务业;特别是在医疗服务业领域,实现在医疗器械、医院等医疗服务领域的布局。公司股东自建及收购的医院将逐步与公司现有业务相结合,增强与公司现有医药业务的协同。北大医药作为方正集团旗下唯一的医药上市公司,未来依托集团医药资产整合逐步推进,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3、盈利预测及评级。只评估公司现有产品业务,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6%、22.2%和20.9%,EPS分别为0.16、0.20和0.2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8、64和53倍;虽然目前公司估值较高,但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4、风险提示:1)药品安全风险;2)控股股东医疗服务行业布局进展低于预期风险。
安科生物
事件: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27.3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87万元,同比增长21.54%;扣非后净利润8578万元,同比增长32.69%。每股收益0.38元。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每10股转增2股。预告14年一季度盈利1500万-1900万元,同比增长10.62%-40.12%。
生长激素、干扰素双双提速
公司主导产品包括生物制品、中药和化药。2013年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26.54%。干扰素销售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速相对12年提升3.58个百分点至17.58%。医保报销和门诊药费比限制了长效干扰素的应用,普通干扰素近两年增速加快,公司干扰素增速连年提升。重组人生长激素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速相对12年提升8.95个百分点至40.22%,毛利率与12年基本持平。公司通过开办合作门诊等方式加大生长激素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安苏萌的品牌形象,在生长激素市场整体扩容的背景下公司安苏萌的高增长还将持续。
余良卿继续维持高增长势头
2013年余良卿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净利润2891万元,在各块业务中增速继续保持第一。主导产品活血止痛膏实现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5.29%。以活血止痛膏为代表的外用贴膏剂基本上已完成了全国布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包括商业连锁、代理招商、区域承包等多种模式并存的销售网络,工艺创新研发也取得进展,多项专利获得授权。
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公司长效生长激素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生长激素水针完成临床等效性试验,生长激素水针年内有望获批。此外,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精子活体染色试剂盒获得生产批件,生长激素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生长激素特发性矮小适应症、替诺福韦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4-2016年
分别为0.47元、0.61元、0.77元,对应当前价格的市盈率分别为34倍、26倍、21倍。我国生长激素市场处于黄金发展期,公司通过合作门诊开发地级医院市场效果显着,营销改革逐步释放了余良卿中药老字号的品牌潜力,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干扰素降价;新药获批的不确定性;活血止痛膏增速放缓
通策医疗
2014年4月28日,我们前往“通策医疗(600763)”,与公司管理层就口腔业务、生殖业务、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将核心要点介绍如下
1、杭口一季度增长20%,昆口一季度实现1700多万,增长42%,净利润112万,其中平安路一季度实现收入300万,希望路每月有50万收入。宁口一季度增长47%,收入1317万,利润170万。诸暨分院刚开业一个季度收入250万,当期就实现盈利。沧州大幅增长50%,存量医院在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做的不错,今年都进入快速增长期。公司原来采用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但是现在发现“郑口”模式更适合公司,即合作建设分院,未来将形成区域性成熟总院+分院模式;未来考虑会在浙江省每个县都开一家分院,最快的是上虞,后面还有绍兴、湖州、温岭等。
2、公司对该项业务的要求是不着急,目前主要希望其把所有的技术准备工作做好,放慢步伐。公司认为由于引进波恩,具有非常好的标准与管理体系,公司希望一定要做到国内最顶尖和最优秀的IVF中心,才开始考虑扩张和盈利。有很多地方生殖中心与公司谈合作,但是公司还是希望先把重庆和昆明两地做成中国区的样本医院后,总结经验再复制。接下来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设备采购等工作。昆明方面:目前已经完成技术手册的汉化工作,并形成书面文件。4月初对护士和医生进行培训,全部根据波恩的资料和标准进行培训(含护士的每日护理工作流程系列),5月底还要到波恩总部进行深度培训与交流。设备安装:目前处于施工单位招标阶段,大概需要3个月装修时间,预计8月底可以完工,9月份申请,正常情况下审批过程需要2个月时间,计划年底可以试运营。
爱尔眼科
看好公司全国眼科龙头地位在内涵与外延两个维度进一步巩固。公司目前正在搭建中心医院(省会医院)-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三级连锁网络体系。公司目前拥有50家连锁眼科医院,目标在2020年覆盖大部分地级市,达到200家眼科医院,实现100亿元收入的目标。预计今年新开17-18家医院(大部分通过并购基金投资建设,暂不并表)。新建医院已开展大量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将以地市级为主。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实际上是在其他省份复制湖南市场的成功经验(目前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已经覆盖了12个),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形成垄断性领先优势。国家鼓励“大病不出县”,中国80%的人口集中在地市级城市(含乡镇),理论上90%的患者将就近治疗。
请教高手哪些是基金重仓股? (三)
贡献者回答序号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基金
覆盖面(只) 持股
总数(万股) 持股
总市值 占该股
流通市值比例%
1 金融街 000402 5 5,809.45 89,697.88 89.11
2 苏宁电器 002024 37 13,534.17 866,186.76 46.00
3 武钢股份 600005 39 97,767.30 887,727.12 41.25
4 烟台万华 600309 28 16,320.71 554,904.22 35.53
5 浦发银行 600000 64 46,653.20 1,246,573.42 35.02
6 湘潭电化 002125 1 1.30 8.45 35.02
7 天邦股份 002124 1 3.50 35.88 35.02
8 贵州茅台 600519 45 10,442.34 986,800.67 34.54
9 宝钛股份 600456 13 4,481.87 183,756.64 32.15
10 恒瑞医药 600276 6 3,946.79 138,058.67 31.62
11 太钢不锈 000825 26 24,391.95 455,885.57 31.12
12 保利地产 600048 9 4,500.23 250,618.01 30.00
13 招商银行 600036 106 139,590.20 2,426,077.74 29.64
14 大商股份 600694 14 5,973.27 220,413.72 28.27
15 泸州老窖 000568 15 10,499.37 285,582.89 28.00
16 中信证券 600030 103 47,546.21 2,045,913.30 27.73
17 沪东重机 600150 11 2,669.39 218,756.80 26.26
18 兴业银行 601166 21 11,821.26 321,538.26 26.23
19 东方电机 600875 5 1,895.22 81,153.34 24.87
20 孚日股份 002083 1 1,878.54 26,111.64 23.78
21 万科A 000002 63 78,211.20 1,279,199.80 23.69
22 三精制药 600829 4 2,273.21 38,962.74 23.36
23 航天信息 600271 3 2,356.07 98,742.78 23.25
24 华联综超 600361 6 3,663.63 77,082.71 22.91
25 大秦铁路 601006 51 48,070.60 617,707.22 22.66
26 星新材料 600299 7 3,400.49 91,677.10 21.80
27 福耀玻璃 600660 8 10,031.26 188,587.71 21.74
28 金发科技 600143 10 5,826.81 187,390.15 21.69
29 沈阳机床 000410 5 4,029.39 100,412.51 21.59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三精制药市值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酷斯法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