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后发现被骗—签订合同后发现被骗多久有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监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网友咨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失职被骗,构成犯罪吗?
律师解答: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失职而被骗的,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严重不负责任”在实践中表现为:粗枝大叶,盲目轻信,不认真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合同主体资格,让价出售或赊销,以权谋私,擅自越权签订或者履行经济合同等。“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包括造成大量资金、财物被诈骗;因为被骗,对方根本不会付款或无法供货;工厂濒临破产倒闭等。
律师补充: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当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国家机关的经济活动中,与有关的企业或者个人签订经济合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必须十分谨慎。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时虽然被骗,但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构成犯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顾涛律师简介
上海顾涛律师。擅长工伤劳动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刑事辩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明白了签订合同后发现被骗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酷斯法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