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合同违约金,合同违约金标准

2024-12-17 21:05 分类:合同审查 阅读:189
 

合同违约金,合同违约金标准

前言

违约金,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按照合同约定,为其违约行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在商事合同中,设定合理的违约金条款不仅有利于督促各方积极履行合同义务,还可以弥补守约方因其他方违约行为遭受的损失。

本文拟结合相关规定及裁判案例,对违约金的认定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便厘清实践中违约金的认定标准。

一、违约金的类型

根据来源不同,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即法律直接规定违约的情形和违约金的数额,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逾期罚息的规定,而约定违约金是由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自行约定的,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

根据性质不同,违约金可分为补偿性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补偿性违约金以发生实际损失为前提,遵循损失填平原则,其目的在于填补守约方的损失;而惩罚性违约金不以实际损失为前提,目的在于督促合同主体积极履行义务。实践中法院认定违约金时一般遵循“弥补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原则。

二、违约金的认定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主体、交易类型、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履约背景等因素,遵循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进行衡量,并作出裁判。

(一)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

基于违约金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性质,其本质上属于损失赔偿额的提前约定,主要功能在于填补守约方的损失。因此,违约金上限与合同总额不存在法律上的约束关系。

例如,(2021)最高法民申2323号案中,最高法认为:“违约金是否过高,一般应以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基础进行判断。

本案中,最高法考虑到合同性质、履行情况、预期利益以及违约方根本违约等因素,最终酌定减少认定了违约金的数额。

需注意的是,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预期利益,但实践中证明标准较高。

(二)一般不超过损失的30%

根据法律规定,当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例如,(2022)最高法知民终93号案中,最高法认为,如依据双方合同约定,以日0.2%的标准计算违约金,违约一年的违约金约为欠付货款总额的73%。在守约方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实际损失数额的情况下,应认定以此标准计算的违约金数额过高。最终,法院酌定减少了本案违约金的数额。

(三)除借款合同外,不适用于四倍的LPR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四倍时,应受法律保护,但对于其他双务合同而言,法院审查时应根据“一般不超过损失的30%”的标准,结合其他因素综合确定。

例如,(2021)最高法民申2323号案中,最高法认为:“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额不能作为判断本案违约金是否过高的标准。违约金是本案当事人所约定的违约责任,与民间借贷利率的性质和约定目的并不相同。”

(四)买卖合同逾期付款违约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买卖合同中双方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计算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即:

违约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19日之前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违约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后的,人民法院可以违约行为发生时的LPR为标准为基础,加计30—50%计算逾期付款损失。

三、违约金能否与其他权益一并主张?

(一)违约金与定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定金实质上属于违约责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惩罚性,当事人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的,合同相对方可以择一主张,但不得同时主张。

在定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损失时,守约方同样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违约金与赔偿损失

因违约金主要功能在于填补守约方的损失,在合同解除情况下,损失赔偿请求权与违约金请求权可以同时存在。

为避免双重得利的情况出现,当违约金和损失赔偿指向不同利益,守约方可以一并主张;若指向同一利益,则不能一并主张。

(三)违约金与利息

利息作为本金的孳息,是指资金所有者因出借资金而取得的报酬,本质上与违约金的内涵、性质并不相同。在当事人对违约金和利息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违约金和利息可以同时主张,但两者总和不得超过24%的年利率。

例如,(2021)最高法民申6765号案中,最高法认为,合同中约定的资金占用利息是补偿性的,而违约金除具有补偿性外,还包含适度的惩罚性,二者性质和功能不尽相同。法律并不禁止合同中同时约定资金占用利息与违约金。

再如,(2022)最高法民申706号案中,最高法认为:“违约金与利息的内涵、性质并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制度功能、目标定位。鉴于民商事交易的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约定违约金、利息的有无以及相应的具体标准。”

结语

民事主体订立合同时,一方面应约定明确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从而使违约金条款具备可行性,另一方面,在制定违约金条款时,应综合考虑双方合作基础、预期利益及可预见的损失等因素,在不影响商业合作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违约金计算标准。

关于我们

陈怡萍律师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民商事争议解决、公司合规及法律风险管理等专业领域,基于多年的执业经验,为客户提供精准、有效法律专业服务,深获客户信任与好评。

在法律服务专业领域,陈怡萍律师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做好每一项法律服务工作,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合同违约金,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

建设合同纠纷

自建房买卖合同怎么写生效;自建房房屋买卖合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