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梅形成原因.暴力梅简介
- 1、山西极端降水,98个西湖倒进太原,这个降水量是什么概念?
- 2、杭州西湖的面积是多少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山西极端降水,98个西湖倒进太原,这个降水量是什么概念? (一)
最佳答案西湖的容量大约为0.01立方千米,98个西湖的水灌进太原,大约就是1立方千米的样子。听上去好像不痛不痒?那感受一下最直接的破坏力吧,如下:
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河南暴雨才72小时),划重点,这是秋天。秋天一般很少启动暴雨响应,更别说这么久的了(不知道我同学有没有被累死)。
挖煤带来的地面塌陷,而这场暴雨把塌陷的地面变成了小型湖泊。
1.5万人员被迫连夜转移,受灾范围广泛,同时多处湖泊决堤。
而现实,估计远比报道残忍。
如果说直接看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感觉的话,我们可以以郑州的721暴雨作为参考,大概就是郑州今年暴雨2/3的量级。需要说明的是,郑州面积为7567平方公里,太原面积为6988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虽然表面看好像差了1/3,但是太原面积小,因此综合下来,太原此次强降水事件也是不容小觑的。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我国就经历着各种历史罕见的极端事件。从2020年长江中下游的超级暴力梅,再到2021年的河南暴雨。排名也从1961年以来top1,到千年一遇。
而山西此次暴雨更是让人费解。按道理,以往10月,应该是北方秋高气爽的时候,但是今年山西竟然在10月份,还出现了大部分站点日降水量过200mm的情况。对此我只想说,在气象局加班的朋友们,祝好。
关于此次暴雨的成因,从大的方位来讲,是全球变暖+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简单来说的话,就是随着全球变暖,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毕竟要形成暴雨水汽来源得保证)。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大气中气溶胶含量的减小(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大气中颗粒物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南风分量,使得水汽源源不断地从南面的海洋输送到北面,为北方地区暴雨的发生提供水汽。
从细节上来看,则主要受到稳定的环流形势(输送水汽的保障)和局地低层抬升(提供不稳定能量)的影响。
今年,副热带高压(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相对于往年偏西偏强,并且稳定维持。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气环流形势将稳定维持。也就是说北冰洋地区的水汽将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继而为降水的形成提供首要条件。
光有水汽还不够,暴雨的形成还需要比较强的不稳定能量。而今年10月,各种切变线和辐和系统反反复复经过山西地区,加上地形作用,使得空气抬升加强,进一步形成对流。而对流的形成,使得降水发生变得猛烈,形成瞬时强降水,也就是暴雨。
据了解,今年山西的暴雨超过了历史平均降水的5倍,不仅累积降水量大,而且持续时间强,加上山西地貌地势,需要特别注意由暴雨带来的次生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
杭州西湖的面积是多少 (二)
最佳答案西湖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扩展资料
1950年以后,地质部门对西湖湖中三岛和湖滨公园地质钻孔取样分析,认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晚侏罗纪时,以今湖滨公园一带为中心,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宝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积下大量火山岩块,由此,曾出现火山口陷落,造成马蹄形核心低洼积水,即西湖雏型。
1979年,地质工作者对湖滨钻孔采取的岩样作微体古生物分析后著文认为,根据不同化石的组合,西湖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早期潟湖、中期海湾、晚期潟湖三个阶段,随着钱塘江沙坎的发育,西湖终于完全封闭,水体逐渐淡化,形成近代的西湖。
西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根据岩性差别和山势高低,可分为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属高丘陵地形,山体主要由志留、泥盆纪岩屑砂岩、石英砂岩构成,岩性较坚硬,不易风化侵蚀。
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带。内圈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吴山等,山势较低,属低丘陵地形。山体均为向斜山地,主要由石炭、二迭纪石灰岩构成,易受水流溶蚀,形成了烟霞、水乐、石屋、紫来、紫云等溶洞。内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还有横亘西湖北缘的葛岭、宝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
明白了暴力梅形成原因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酷斯法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