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
- 1、试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启示
- 2、美国是如何应对次贷危机和优贷危机的,还有通货膨胀?
- 3、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提高流动性
本文提供以下相关文章,点击可跳转详情内容,欢迎阅读!
试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启示 (一)
最佳答案产生原因:
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始于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利率的上升增加了投资的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
随之出现次级贷款及衍生证券重新估值,风险资产价值缩水,最后导致流动性收紧,金融资产市场大幅波动。
由此导致房地产投资需求减少,在刚性供给作用下,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进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逾付率开始上升,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显现。
启示:
1、加强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监管
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出现增长快、规模大的特点。并且在房地产信贷中存在着一些“零首付贷款”、“假按揭贷款”和“自我证明贷款”。一些创新类信贷产品如“加按揭”、“转按揭”、“循环贷”和房屋“净值”贷款等也不断面市。
2、加强个人按揭贷款资质审核
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押贷款公司为了追逐利润,向原本就信用等级比较低的贷款者提供零首付、零文件等限制条件更少的贷款,使得次级抵押信贷隐患由此潜伏下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
3、高度关注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潜在风险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商业银行有两个教训:其一,在经济增长上行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增长下行阶段出现风险甚至是爆发危机;其二,必须重新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品风险。中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4、提高信贷稳健性,加强风险管理
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由于在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繁荣阶段增强,给其带来盈利性的提高,但是对风险的忽视,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给其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稳健步伐才是防患于未然的理性选择。
扩展资料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美国是如何应对次贷危机和优贷危机的,还有通货膨胀? (二)
最佳答案随着危机的演进,美国政府各种应对政策层出不穷。通常可以依据时间顺序将这些政策逐一列出,也可以将它们归类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这里笔者按照应对政策的目标对象,将其归纳为下面四个方面:第一,救助受危机影响的家庭。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贷违约率的攀升,为了帮助陷入困境的购房家庭,也为了切断违约攀升引发的连锁反应,美国政府出台了多个房贷救助法案。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延长房贷还款期限,改浮动利率房贷为固定利率房贷,将每月还款额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及直接减少还款本金等。在救助受困购房家庭的同时,对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低收入家庭,美国政府也以直接邮寄减税支票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前期房市泡沫过大导致房价不断下跌,使得房贷救助计划效果有限,而减税的效果也多被同期物价上涨所抵消,不过这些政策却对稳定美国家庭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稳定金融市场。次贷危机发展的一条核心线索就是美国金融市场资金融通不畅,甚至枯竭。为此,美联储先使用降息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货币政策向市场注资,但效果有限。在传统政策操作空间将尽之时,美联储扩张了资产负债表规模,以创新性手段来拓宽注资对象和可接受的抵押品种类,同时采用以高流动性国债置换金融机构持有的低流动性证券等方式来稳定市场。此外,为了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一起剥离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协助消减金融机构负债,并为几乎所有新增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直至最终接管受困金融机构等。在世界各国相关救市政策的协助下,随着诸如雷曼倒闭这样危机风险不断地自我释放,上述政策的实施增强了市场信心,有效地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第三,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制度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危机的发展,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纠正。例如,投资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转变,使得未来这些机构的运作更加透明。有些问题只是得以缓和。例如,美国政府限制了被救助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但随危机好转,受救助金融机构逐步偿还救助资金后,这些薪酬限制正不断被削弱。而更多的金融制度改革只是处于方案阶段。例如,对过度金融创新和高财务杠杆率等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如何赋予美联储更大职权对其进行监管;如何建立危机中大型机构退出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其倒闭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有针对影子银行体系、评级机构和复杂衍生品的监管等。这些金融制度问题都被认为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但对其的改革还有待推进。第四,维持经济长期发展动力。次贷危机很快就从金融市场蔓延到美国实体经济,为此美国政府在直接救助诸如汽车行业等受困实体的同时,也通过减税、增加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投资,来创造就业机会和刺激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针对美国长期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以及非金融企业发展相对弱小等现有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隐患,大力推行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新能源计划、医疗改革,以及购买美国货、督促贸易盈余国货币升值等政策,来建立美国国内和国际的“可持续和均衡增长路径”。然而,这些政策不但在美国国内推行缓慢,在国际领域内,也因政策内容的不完善,甚至不正确引发了众多争议,从而使得这一“奥巴马新政”也多处于方案阶段。事实上,救助受危机影响的家庭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都带有应急性特征,而应急性往往使得这些政策具有副作用。救助购房者和低收入家庭是危机时的特别手段,其受益面窄,特别是救助购房者还受到了公平与否的质疑和指责,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些购房者应为自己的购房决策负责。相对而言,相关稳定金融市场政策的副作用会更大一些。例如,美联储创新性地注资金融市场而不断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可能引发日后的通胀;财政部为给美联储融资而大量发行国债也许就埋下了未来流动性风险的隐患;而接管“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则显然存在道德风险。正是因为应急政策具有这些副作用,一项完整的应急政策在推出之时就应考虑到如何适时、平稳地退出。可以说,这些政策的适时退出与其及时进入一样重要。与应急性政策相对应,金融制度改革和维持经济长期发展动力的政策具有变革性,不过其推进缓慢,特别是这些变革性政策本身是有待改善的。变革性政策收益更多是在未来,然而眼前的成本却很大。正如前美联储副主席布林德(alanblinder)所说:“变革必然会遇到现有制度造成的顽固既有偏见和强大游说势力的抵抗”。而进一步探究阻力来源,则是这些变革性政策本身也多存在争议。例如,加强金融监管如何才能与维护金融创新相协调?如何才能保证金融制度改革具有前瞻性?另外,变革性政策的争议还在于其经常忽视问题的实质。例如,“奥巴马新政”强调的“可持续和均衡增长路径”指出了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次贷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其忽视了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正是美国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受约束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因此,其提出的购买美国货、贸易盈余国货币升值等具体方案不但有失公允,还不得解决问题的要领。其实,金融经济危机在美国历史上不断地周期性出现,就与变革性政策推出的迟缓和不彻底,以及这些政策本身的不正确密切相关。因此,在危机好转迹象频出的今天,如同大病初愈的人一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仍然需要一个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带有副作用的应急性政策应该适时、平稳地退出;意在铲除危机根源的变革性政策则应当正确、及时地推进。而如何退出,怎样推进,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提高流动性 (三)
最佳答案摘要:无论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金融危机的阴霾虽然已经逐渐的散去,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吸取教训,并提高自身稳定性---即提高流动性却成为我们在危机之后必须认真反思的问题。本文后金融时代的特征,和商业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何要提高流动性,以及如何提高流动性进行浅显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正文: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动荡,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范围触及全球金融市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巧合,而是在当今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金融市场风险的暴露,在这场风暴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破产倒闭,同时也明显的暴露出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巨大问题,使得在后金融时代,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变的更加迫切。具体看来,金融危机后,发达国际多数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紧缩的现象,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出现近年来首次大幅度减速的趋势。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出现需求萎缩现象,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减缓正在蔓延,这无疑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 目前,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然而在后金融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的是相比于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金融危机过后,可以看到,道琼斯指数一夜间突破万点而且在持续攀升,其主要支柱便是金融股。新兴国家的大部分数据西安市美国经济正在好转,同时,在欧洲的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同时也有相当大的收益。汇丰银行依靠亚洲业务收益将近30亿美元,而花旗银行的税前盈利也教上一年度增加1.9倍。总体来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春天已经渐渐到来,各个商业银行在走出低谷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开始思考对流动性风险经营监管的力度,并且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并有实效的解决措施。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当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asset liquidity risk)和融资流动性风险(funding liquidity risk)。资产流动性风险也被称为市场或产品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为了获取足够的资金履行其支付义务,会产生影响日常正常运作或财务状况的风险。 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 从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不够得当,那么所产生的危机是有全球的连带效应的。因此,在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重要的经营原则——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中,流动性必然是关键。作为高负债运作金融机构,负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起伏要求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管理能力,因此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试想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流动性管理能力,那么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在面对危机时,即便具有足够的清偿能力却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最终导致破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次的次贷危机中流动性问题展露无遗。 商业银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流动性风险此次的金融危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商业银行应该保持高利润和长期盈利之间的协调,不仅要保持流动性,还要能够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因此,首要措施就是建立准备资产制度。第一级准备资产应该包括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是银行的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二级准备则要保证盈利性,也就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这样一来,良机储备均为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同时也能做到保持资产的合理比例,使得在不违背商行营利性这一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有效规避了流动性风险。 其次是建立合理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贷前充分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商行根据评估水平来决定是否放贷,并在后期的程序中继续跟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商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又可以保持一定得资产流动性。 再者是灵活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面对短存长贷的资金状况,采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加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另外,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是商业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改善期限结构错配状况。 另外还应该构建流动性管理组织框架。经过此次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一方面在经济稳定时期制定流动性管理策略,并且与商行自身资产负债管理及业务发展策略相配合,另一方面应随时跟进各项流动数据,随时应对突发的金融海啸。 一场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引发的是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这再一次警示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商行内部的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综合协调各类资金的比例、同时完善贷款人评估程序,同时指定完善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制度,成为各国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 [2]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3]周逢民.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路径选择.2011 .金融时报 [4]陈竹友. 世界经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6]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美国次贷危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酷斯法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深圳底薪2360加班费统一标准、底薪2360一个月上26天,每天上班11个小时班工资多少钱8小时制,后面三小时加班算加班多少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