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2025石家庄出租车政策——对话杨大勇:长安新能源2025目标30万辆

2024-10-24 08:10 分类:房屋租聘 阅读:
 

对话杨大勇:长安新能源2025目标30万辆 (一)

对话杨大勇:长安新能源2025目标30万辆

优质回答[汽车之家 行业] 作为最早喊出“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的中国车企,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举措备受关注。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大会期间,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勇与汽车之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对新能源市场未来的广阔前景和销量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基于对未来十年市场变化的预判,长安新能源规划了新的技术平台、产品及高端品牌,电动化路径也愈发清晰。

私人消费将迎来增长期

目前高端新能源产品和低端代步电动车“两头大”的情况突出,以8月为例,25万元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34%,而售价位于5万元以下区间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0.01%提升到10%。与此同时,主流消费群体所在的紧凑型市场还未有效启动,这部分消费者仍然持有浓厚的观望态度,8月份10-20万元区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7%,远低于传统燃油车领域该价位段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这意味着,紧凑型市场的打开非常关键,同时也有很大增长空间。 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无论新能源领域还是整个车市都出现了大幅的同比下降。到了下半年,随着疫情的阶段性控制,车市产销量在逐步恢复。杨大勇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结构也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中,真正的私人消费占比仅有两三成,大部分产销量都依靠出租、网约车等公共领域消化。杨大勇判断,营运市场受疫情冲击严重,今年下半年开始,私人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至少增加一倍。

“下半年的变化应该不叫反弹,而是有反转的意味,新能源汽车在个人市场的发展从此会开启一个新的增长期。”杨大勇认为,转折点的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观念的变化,用户过去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非常多。根据长安新能源的调查,在推动主流消费群体“弃油从电”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六大核心痛点:售价高、续航焦虑、充电难、安全担忧、残值低、体验差。随着技术的进步,部分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另外在车型的更新迭代上,一些全新的、体验非常好的高端产品,也陆续投放到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未来十年技术路线变迁

据杨大勇介绍,目前长安新能源的市场路线是先满足公共领域的需求,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再逐步向私人领域扩展。从近几年长安新能源的产品结构来看,一方面是满足网约营运市场的需要,主打产品有逸动系列。另外一方面是满足农村市场需要,例如最新推出的奔奔E-star,在新能源下乡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长安新能源换电站示范运营』

为了满足营运市场的配图基础设施需求,长安新能源还尝试了换电模式。今年9月,长安新能源换电站首站在重庆落成,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基于长安新能源EV460改造的换电车,30秒即可完成换电过程。据杨大勇介绍,换电项目被称为长安“1+1工程”,第一个代表了营运领域对换电的要求,更快、节约更多的时间。长安新能源与奥动合作,主要是对出租车、网约车市场在城市中心做换电布局,能发挥换电模式70%的作用。还有30%是针对私人换电需求,主要基于长途旅行需要,节约路上时间。另外一个“1”将在长途出行的高速路上布局换电站。

当营运领域的换电模式成熟后,长安新能源将推出个人版的换电计划,随着下一代产品研发陆续推出,最早估计会在2022-2023年问世。

到2023年左右,预计随着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电车和油车的价差会控制在20%以内的。杨大勇认为,会有相当一部分油车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消费。这个阶段,长安新能源将会开始投放针对个人消费的主流产品,以每年一款新车的进度,实现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SUV等车型的逐步覆盖。

“消费者从燃油转向电动这个过程中跨越的鸿沟很大,除了上述六大核心痛点,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在阻碍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因此在推广的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来进行解决。”

近期大众和理想汽车之间因对增程式路线的不同看法而引起隔空争议,在杨大勇看来,不必非要证明哪个技术路线更好。能适应市场的、能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就是适合的产品。因此,长安新能源的产品会寻求多种技术路线融合,现阶段更倾向于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给“油转电”的距离之间架起一个桥梁。预计在2023-2027的五年时间内,插电式混动产品销量会有较大增长。

中长期的技术路线来看,2027年以后纯电动产品会重新主导市场。尤其到了2030年,固态电池将产业化运用,彻底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问题。同时,燃料电池车也会走向成熟,燃料电池+电动的混合路线或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长安新能源也会按照这个判断节奏来布局产品。

新平台和高端品牌已在弦上

目前长安新能源的产品主要是基于传统燃油车平台改造,竞争力并不突出。杨大勇表示,从长远考量,长安新能源需要打造更新一代的产品,用全新的平台、全新的技术,把智能化和电动化进行融合,才能满足消费者对未来产品的需要。

据他介绍,最早在2022年,以纯电为主、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平台将面世,首款产品将会采用全新设立的高端品牌,新品牌由长安蔚来和长安新能源团队联手打造,长安新能源提供三电技术支撑,未来也会引入新的投资者,在设计、智能化方面形成独特优势。2022下半年的时候,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主流中型车产品会亮相,年底推出小型车。

在长安全新产品投放及品牌向上的双重任务线上,各个关键节点与外资品牌大举进攻新能源的时间线交叉,挑战的压力可想而知。杨大勇信心依旧:“跨国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储备不如过去在传统领域强势,相反,中国品牌积累了一定先发优势。例如在核心的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在智能网联网方面,中国品牌的车机系统、智能化座舱体验也优于外资品牌。”

『长安自动驾驶车路试』

长安已经掌握了两张关键底牌。一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提前布局,2016年完成从重庆到北京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路试,2019年L4级自动驾驶车投入示范运营,2020年9月上市的UNI-T具备L3级技术。另外,长安和腾讯组建了合资公司梧桐科技,联手打造TINNOVE OS汽车智能系统,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有所突破。

对长安来说,品牌化运作是一大挑战,即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呈现出一个高端品牌的调性和理念。中国品牌中,蔚来汽车已经走出了高端之路,产品售价卖到四十多万。作为蔚来的战略伙伴,长安对蔚来的经验和模式有所了解。杨大勇表示,长安也会参考其中一些好的做法,不断推高品牌价值。

2025年争取实现30万辆产销

今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0万辆,较中国多了1.4万辆,引起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大勇分析了两大原因。一是欧洲市场目前的补贴力度非常大,中国在退坡的同时,欧洲在维持补贴。在这种强效政策的刺激下,份额超越中国也在情理之中。但补贴不可能永远持续,当补贴退坡时就会面临转型期,届时中国已经完成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依旧会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最大份额。

第二个方面,欧洲新能源的主攻方向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因为长距离驾驶的场景和需求更多。但中国以纯电技术路线为主,当欧洲的新能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冲击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程度有限。但长期来说,中国品牌仍需继续努力。在这一轮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车企一定会在全球高端品牌的领域会占有一席之地。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杨大勇认为,2020年新能源市场规模不会超过100万辆。从2021年开始,随着这一轮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后,会有较好的增长。未来3-5年,年复合增长率应该会超过20%。

徐长明:市场驱动才是王道 (二)

优质回答2020年9月16日,【汽车维基】作为深度合作媒体受邀参加了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商务局、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承办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

会议期间,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及消费者行为做了深度剖析。他认为,“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一直还是政策驱动的市场,下一步要是想让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好的发展,产业链必须要基于市场化的角度,否则再往上走很困难”。

实际上,徐长明口中的“政策”,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补贴、免购车税、免消费税等,以及包括各地的优惠政策。要知道,每一年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的大概补贴,最高可达12万元,2017年降到6.6万元,2019年大概降到2.5万元左右;

第二个则是牌照优惠,现在全国大概有6个城市是限牌的,但这6个限购城市里,乘用车加在一起只占10%,新能源汽车却占到46.9%;

第三个便是政策,特定领域的直接干预、直接推广,比如说广州、深圳对出租车、租赁车有强制要求,现在这两个城市的80—90%出租租赁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而没有政策限制的地方,比如合肥、重庆,大概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里面只占到5—20%左右。

为了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政府驱动的力量,徐长明把具体的数据做了一个拆解,从详细的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2019年新能源汽车一共卖了100万辆,其中,乘用车中营运的是36.3万辆,是政策驱动的;私人需求里面,46.4万中限购城市卖掉了20.8万台,非限购城市虽说是29.6万辆的销量,但非限购城市里面买A级车的人,绝大部分买了之后是做网约车的。所以综上所述,你可以粗略的理解为,“100万辆里面,大概有80万辆汽车是政策推动的因素”。

“很显然,我们离市场推动还有一段距离,但政策不能马上都撤掉,如果都撤掉的话,对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将是非常大的。还应该有适度的政策支持,才能够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徐长明解释到。

什么叫市场驱动?说白了,就是消费者自愿购买,也就是说,要么新能源汽车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比油车更大的价值,或者是不一样的价值,要么产品更加有吸引力,哪怕是综合费用比油车更低也是可行的。

因此徐长明反复强调,“下一步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往上发展,必须靠市场驱动,很多跟市场化关联的东西,今后很重要,应提前布局”。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改):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根据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变化提前布局”。

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种技术,应该说都是基于政策驱动的,跟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新能源汽车要大发展的话,从目前的销量,再往上走,一定要靠市场化驱动。市场化驱动下,产业链里的很多东西就要发生变化,所以说产业链要着眼于市场化提前布局。看一下数据:

2019年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增长还是很快,增长66%,但是2019年下半年下降20.8%。从2014年开始就进入到快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125万辆。

这张图是渗透率,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整个汽车销量的百分比。去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占5%,上半年是5.5%,下半年是4.5%,今年1—8月份下降到4%。

这张图是列了三年的月度数据,蓝色的曲线是2019年,2019年上半年发展得特别快,去年6月份一个月卖了15万辆汽车,这是因为从去年6月26号开始,补贴力度大幅度下调,从7月份开始销量就有大幅度下降,和2018年相比,灰色的曲线是2018年。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到6月份之前是负增长,7-8月份恢复了正增长。有政策巨大变化的时候,市场就发展了变化,去年是6月26号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之后出现这么大的作用。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一直还是政策驱动的市场。政策大概分三类:

第一类就是补贴、免购车税、免消费税等,还有包括各地的优惠政策。

这张图是每一年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的大概补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一年一辆纯电动车补12万块钱,2017年降到66000元,2018年还是这个水平,2019年大概降到25000元左右,就降了4万。

以一辆30万块钱左右的电动车为例,现在享受的补贴加优惠是多少钱?补贴政策现在大概是22500元,但是补贴政策之外,还有一个车购税的减免,30万块钱的车,车购税的减免是26500元,这个是不用交的,传统车是要交的。还有纯电动化汽车是不交消费税的,30万块钱的汽车,大致传统车的排量应该在2.0—2.5升,消费税是9%,折合下来大概是23200块钱。

22500政策补贴+23200的消费税+26500的车购税减免,合在一起,现在一辆30万块钱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到的补贴+消费税减免+车购税减免,跟传统燃油车相比,还有大致72000块钱的优惠。大家觉得才22500块钱补贴,实际上,能享受到的跟传统车相比较,还有72000块钱价格的优惠。

第二个是牌照的优惠,现在全国大概有6个城市是限牌的。这6个限牌城市,如果以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为100%的话,这6个城市占了43.4%,这是今年1—7月份的数据。非限购城市占了56.5%,而整个乘用车,6个限购城市占了10.7%,非限购城市占了89.3%。

以私人新能源乘用车为100%的话,6个限购城市新能源汽车占到46.9%,非限购城市加在一起占到53.1%,这是今年1—7月份。

而如果以私人乘用车总量为100%,6个限购城市占到10.5%,非限购城市占到89.5%,也就是说,以整个汽车乘用车为100%,90%是卖给非限购城市,10%卖给限购城市。而新能源汽车大概46.9%卖给限购城市,说明牌照的作用也是相当巨大的。6个限购城市,乘用车加在一起只占10%,但是新能源汽车占到46.9%。

第三个政策,特定领域的直接干预、直接推广。

比如说广州、深圳对出租车、租赁车有强制要求,现在这两个城市的80—90%出租租赁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而没有政策限制的地方,比如合肥、重庆,大概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里面只占到5—20%左右。

把具体的数据做一个拆解,2019年新能源汽车一共卖了100万辆,商用车是14.3万辆,这个基本上是政策推动。乘用车中营运的是36.3万辆,是政策驱动的。私人需求里面,46.4万中限购城市卖掉了20.8万台,这个里面我们调查80%是政策因素,20%是自愿买的。

非限购城市是29.6万辆的销量,非限购城市里面买A级车的人,绝大部分买了之后是做网约车的。加起来100万辆里面,大概有80万辆汽车是政策推动的因素。

结合政策特点,基本上可以判断,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个政策推动的市场,离市场推动还有距离。我觉得政策也不能马上都撤掉,如果都撤掉的话,对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将是非常大的。还应该有适度的政策支持,才能够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当然,我们现在很多产业链上的东西都是跟这个走的。因为你是政策驱动的市场,是不得不买的市场,现在其他很多东西都忽略了。比如说现在的车更加注重能量密度,因为政策就是这么导向的。

新能源汽车从100万辆再往上发展,必须要市场化推动。

简单测算,去年的新能源商用车是14万辆,今年1—8月份是5万辆,预计到2025年最高也就能达到30万辆左右。

营运市场,今年受到巨大的冲击,因为疫情的问题,大家坐网约车少了,所以影响了。1—7月份卖了11万辆,估计这个需求到2025年高限能达到60万辆左右,这也是政策性市场。

限购城市私人购买。2018年24万辆,2019年21万辆,今年1—7月份13万辆,这是限购城市。未来产品的好转,2025年有可能达到30万辆左右,除了北京有限制,其他的限购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是没有数量限制的,产品变好之后有可能增加。这三个政策推动的市场加在一起125万辆。

如果按2018年销量来算,25%就是700万辆,减掉125万辆,就是575万辆,要从哪儿来呢?就是非限购城市。非限购城市,2019年一共是26万辆,如果到2025年达到575万辆的话,年均增长率要达到6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

下一步要是想让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好的发展,产业链必须要基于市场化的角度,如果基于政策,大家还那样去开发产品,我觉得就是100万辆,再往上走很困难。

什么叫市场驱动?就是消费者自愿购买,在传统车技术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要想大幅度提高,从现在的4%提高到2025年的20—25%,我觉得必须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比油车更大的价值,或者是不一样的价值,这样才行。要么是产品更加有吸引力,要么是综合费用比油车更低。没有这两个加在一起,至少有其中一个,才有可能让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如果新能源汽车就是把发动机、变速箱拿掉以后,换上一块电池,这样的车是绝对没有前景的,一定要让产品有吸引力,要么就是综合费用低。

产品要有吸引力,就是更时尚(如外形像轿跑车)、更科技、更智能、更省心、更安全等。最近特斯拉上市,给我们上了一课,今年刚刚投产的Model 3,1—8月份销售66000辆,特斯拉已经变成第二名,如果从单一产品来讲,特斯拉已经是第一了,现在我们还没有一款车一年能达到10万台,特斯拉Model 3现在看没有问题,这是历史性突破。

而且特斯拉市场不仅仅是6个限购城市,在其他城市也卖的很好。六个限购城市合计销量占到特斯拉Model 3销量的60%,上海11000多辆,北京、深圳、杭州、广州都是比较多的。特斯拉在非限购城市销量占其销量的40%,非限购城市里面的前十名又占了这40%的60%多一点,也就是24%,在很多城市特斯拉销量都是第一名的。在6个限购城市中,除广州和天津外,特斯拉的单车销量都是第一的。

再看看非限购城市,成都、苏州、宁波、重庆、温州、南京、厦门、郑州,还有西安、长沙,这些地方大家看特斯拉都是排在第一名,在很多城市里面,它比第二名到第五名加在一起还要多。特斯拉靠的就是产品有吸引力,跟传统车不一样。

特斯拉车外形跟轿跑一样,内饰也非常有科技感。自动驾驶很可靠。根据我们调研,在非限购城市,出于自愿购买的这些人,买B级车的这个级别车的人,大家更多买是出于产品的吸引力,动力好、加速快,外观、内饰有吸引力,还有品牌吸引力,有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技术先进性等等。

如何实现市场驱动,非限购城市,让大家自愿买新能源汽车,就是产品吸引力,不能跟传统车一样,一样就卖不动。因此,产业链上就必须要变化。

经济型的车,在非限购城市,他们为什么买?主要是经济性,要么就是车便宜,要么就是充电便宜,反正基本上都是经济性。我觉得将来的新能源汽车在非限购城市靠市场化两条路径,一个是产品的吸引力,一个是经济性,这两头总得占一个才行,两个都占是最好。如果特斯拉把价格也降到十几万块钱,我觉得将来吸引力可能就更大了,既有产品吸引力,又有成本使用费用的好处。

今年1—7月份,在非限购城市卖的销量里面,一大部分是B级车,特斯拉MODEL3这个级别的,占40%,还有40%是A00的,中间的是很少的。以A00乘用车为100%,新能源汽车占比在里面占到98%,但是在B级车中,新能源占比就很低了,100辆乘用车中,只占到2.8辆。

下一步在非限购城市,经济性、综合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为在非限购城市的销量为100的情况下,10万块钱以下的车还能够占到32%,10—15万的占到34.7%,这两个合起来占到67%,三个就有两个是15万以下的车。将来在这个市场,应该有一批企业要奔着经济性去做。

下一步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往上发展,必须靠市场驱动,消费者自愿购买的车往上走。比如说磷酸铁锂电池在没有补贴之后,就有可能有需求。能量密度也不要那么高,将来更多考虑百公里电耗怎么降下去。很多跟市场化关联的东西,今后很重要,应提前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出租车政策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酷斯法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上海廉租房政策

农村集体土地租赁要走三资平台吗——村集体土地出租需要招投标吗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