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赔偿慈利县__农村宅基地补偿款村里如何分配
编者按:离婚纠纷中,农村宅院的拆迁利益应如何分割?本案主审法官认为,首先,应根据拆迁协议以及参与宅院房屋的建盖人员确定涉案当事人;其次,调查涉案宅院来源、宅院内原房屋建盖情况、房屋演变情况、涉案宅院人员居住情况;再次,结合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安置房置换协议、拆迁之时对原房屋的评估材料、各乡镇拆迁实施细则等,确认各项拆迁利益的数额、确定的标准等;最后,将房屋建盖、院落居住、安置人确定、分户、拆迁利益确定等情况,结合拆迁实施细则,在各利益人之间对拆迁利益予以分配。
一基本案情
巴某系巴父、左某之子,巴某与于某2005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巴女,2017年4月巴某与于某经调解离婚,巴女归于某抚养,二人对涉案宅院拆迁利益因涉及案外第三人,在离婚纠纷中未作处理。现于某、巴女将巴某、巴父、左某诉至法院,要求对海淀某处农村宅院拆迁利益含货币补偿、安置房4套进行分割。
经查位于原北京市海淀区某院落系巴父祖业产。1984年,巴父夫妇将北房3间翻建为北房5间,东棚子翻建为东房2间;2000年巴父夫妇经审批翻建北房5间,新建东西房各3间;后该院落内新建南房、西房后羊尾房一大间(均无审批),就此次建房情况,于某主张出资2万元参与建房,申请证人出庭,证人称2011年建房其找的施工队,建房共计花费9万元,于某给其2万元现金,料是其跟随施工队购买的。巴某等人不认可证人证言,主张证人与巴某的姐姐2017年4月离婚,因离婚事宜证人对其家有意见。巴某主张本次建房将原南边的一个石棉瓦棚子改建为南房4间及羊尾房1间,由巴父夫妇出资5万元建盖。于某主张婚后与巴某一直在涉案宅院内居住至拆迁,巴某全部工资交给巴父夫妇;巴某等则主张于某在外租房做个体经营,偶尔回涉案宅院居住,巴某未交纳过生活费给巴父夫妇。拆迁之时,巴父、左某、巴某、巴女户口登记在该院落,于某户籍在河北省。
2013年12月30日,巴父、巴某作为被腾退人签订《宅基地腾退安置补偿协议书》,约定腾退涉案宅院,应安置对象为巴父、左某、巴某、巴女、于某;房屋重置成新价补偿453 135元;按有效宅基地面积可置换安置房建筑面积380.42平方米,根据实施细则最大可置换安置房建筑面积为400.42平方米;被认定的有效宅基地面积超过可置换安置房建筑面积部分为198.14平方米,按照11 000元/平方米的标准支付货币补偿款2 179 540元;实际所置换的安置房总建筑面积大于可置换安置房建筑面积的部分,按照4500元/平方米的标准支付超面积价款,实际置换安置房总建筑面积暂时按最大可置换安置房建筑面积计算,则面积差为20平方米,应支付超面积价款计90 000元;各项补助奖励含两次搬家补助费等合计988 205.40元;5人周转费共计222 000元;扣除超面积价款后,巴父共领取货币补偿3 752 880.40元。2016年12月22日,巴父、巴某签订选房确认单,置换安置房四套,面积90-120平方米不等,上述房屋于2017年5月交付;交付房屋时巴父、巴某领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的周转费和两个月的装修期周转费,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200元人民币。在本院调取的涉案宅院拆迁材料中,含分户申请,内容为巴父、巴某已分户单过,现因遇国家腾退搬迁,申请将此宅基地及地上物分开按巴父、巴某两户各自计算补偿;具结书内容为涉案宅院宅基地使用权为巴父、巴某所有;宅基地及人口确认单内容为安置对象巴某、于某,认定宅基地面积113.75平方米,认定建筑面积113.75平方米。巴父、巴某、左某另提交协议书、村委会证明,以证明为争取拆迁利益的最大化,巴父夫妇同意将宅基地面积中的113.75平方米登记在巴某一家三口名下,作为被腾退人和安置人,但所得利益仍归巴父夫妇享有,巴父夫妇与巴某就此点有协议,于某则不予认可。
根据《村宅基地腾退安置及补偿工作实施细则》规定,被腾退人是指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人;宅基地腾退安置补偿以宅院为单位,采取宅基地置换定向安置房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于某、巴女要求份额共有,不要求析清;巴父、左某、巴某要求份额共有,不要求析清。
二案件焦点
1、于某作为非京籍人员,在与巴某离婚后,与其女巴女,作为涉案宅院安置人,对涉案宅院拆迁利益分项享有何种权利?
2、对于某与巴某离婚纠纷时未作处理的涉案农村宅院拆迁利益,在本案分家析产纠纷中应如何进行分割?
三裁判理由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财产可以为二人共有。本案中,涉案宅院系巴父祖业产,家庭成员在院落内翻建、新建房屋。于某主张2011年其出资2万元参与南房、西房后羊尾房一大间的建盖,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证明,结合家庭成员居住生活情况及于某工作情况,本院认定此次建房仍系巴父夫妇所为。2013年涉案宅院涉及拆迁腾退,巴父、巴某作为被腾退人签订宅基地腾退安置补偿协议,含于某、巴女等在内家庭人员被列为安置人口,拆迁利益含各类补偿、补助、奖励、周转补助费及安置房。
于某、巴女未在涉案宅院内参与过建盖房屋,故上述拆迁利益中涉及对原房屋补偿的款项,二人无权要求分割,周转补助费系针对安置对象发放,二人有权要求分割;其他的含搬家补助费、提前搬家奖励费、工程配合奖励费、特殊奖励费、提前腾地奖励费、空院奖励费、装修补助费等系针对整体院落补偿,于某、巴女作为共居人和安置人有权要求分割。拆迁之时家庭成员为了取得拆迁利益最大化,申请进行分户,并将有效宅基地面积中一部分确认在巴某、于某名下;
现巴父、左某、巴某主张确认在巴某、于某名下拆迁利益属非法利益、仍归巴父夫妇所有,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信。按照分户情况及实施细则,涉案宅院置换了4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于某、巴女虽未参与过涉案宅院内房屋的建盖,但基于宅院共同居住人、安置人身份及拆迁时分户情况,二人对安置房亦应享有相应的权利。现于某、巴女要求对涉案宅院含货币补偿、安置房在内所有拆迁利益进行分割,本院依据实施细则、房屋建盖、安置等情况综合对拆迁利益进行分割。经询,于某、巴女要求拆迁利益共有,不要求析清;巴父、左某、巴某要求利益共有,不要求析清,本院均不持异议。
四裁判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1、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某处安置房归于某、巴女居住使用,待可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时办至二人名下,巴父、左某、巴某予以协助;
2、驳回于某、巴女其他诉讼请求。
五法官后语
随着海淀北部新区建设的开展,海淀法院受理了一批要求对农村宅院拆迁利益进行分割的案件,案由涉分家析产、继承、析产继承、离婚、赠与合同等。本案是其中的一种典型情况,即非京籍儿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列为宅院拆迁安置人,后起诉离婚,在离婚纠纷中,法院查明要分割的宅院拆迁利益尚涉及其他家庭成员,故在离婚纠纷中对含夫妻共同财产的此部分未予处理,释明当事人可另案通过分家析产方式解决。在分家析产纠纷中,将所有与农村宅院拆迁利益有关的人员作为案件当事人参与诉讼。此类案件的处理,有几点内容需重点审查。
1确定涉案当事人
在法院依职权调取涉案宅院拆迁材料之后,凡在拆迁协议中列明人员,均作为案件当事人;除此之外,调查参与宅院内房屋建盖人员,含参与新建人员、参与翻建人员,如相关人员已去世,则需调查所有继承人,询问继承人的意见,如主张涉案宅院拆迁利益,则追加为当事人参与诉讼,如不主张利益,则需到法院陈述意见并提交书面意见。至此,涉案宅院全部利益人得以确定。
2调查涉案宅院来源、宅院内原房屋建盖情况、房屋演变情况、涉案宅院人员居住情况
在确定房屋建盖情况时,首看有无建盖审批手续,根据审批手续确定宅基地使用权人及参与建盖人员;如无审批手续,则根据农村生活习俗及居住生活情况、双方举证情况对房屋建盖情况予以确定;对双方举证,重点询问房屋建盖细节,如施工形式、建房成本、供料购买、钱款给付、现场负责人、证人证言等;对出资情况,重点询问各方当事人工作收入情况,如存在外嫁人员出资,则一般认定为对父母的资助,不再单独确认其建房利益。
3确定各项拆迁利益数额及确定的标准
结合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安置房置换协议、拆迁之时对原房屋的评估材料、各乡镇拆迁实施细则等,确认各项拆迁利益的数额、确定的标准等。
4拆迁利益分配
将房屋建盖情况、院落居住情况、安置人确定情况、分户情况、拆迁利益确定的情况,结合拆迁实施细则,在各利益人之间对拆迁利益予以分配。就本案,于某虽为非京籍人员,但依据拆迁实施细则,拆迁之时其配偶符合安置条件,故依据双方婚姻关系其被认定为安置对象,在其与巴某离婚后,其作为安置对象应享有的安置利益并不随之而丧失。于某、巴女虽未参与过建房,但其系宅院共居人和被安置人,在拆迁之时亦存在巴某、巴父之间的分户情况;在于某、巴某离婚纠纷中,对涉案宅院利益未进行分割,结合离婚诉讼中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对于某、巴女可得拆迁利益整体予以考量,作出了如上判决。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山后法庭)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农村宅基地赔偿慈利县,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