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绩效加薪,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改革:1956年建立了等级工资制;1985年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93年,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分类工资制度,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2006年,事业单位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就是绩效工资的起源。我们推究其根源,国家的初衷是:按月发一个工资,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总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工资,另一份做绩效工资,以便根据员工的工作量来统筹分配。
至此我们看,初衷是好的,为的是调动工作积极性,防止大锅饭;另一方面,也有统筹资金用来应急或者其他需要。不过,我们考究这个绩效的起源,目的是明确:绩效工资,是将原有的工资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工资,就其属性来说,属于单位的员工,也就是全体劳动者。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绩效工资会逐渐地变味。
一是,行政机构的膨胀。行政机构是为了辅助教学需要而设立的,比如最重要的部门,当属后勤维修和供应保障部门,还有财政部门、联络部门、人事管理等等,为了便于管理相关资料的档案部门。由于教师、医生的专业性,往往需要另外招聘财会、人事(人力资源)等各类人员,为了办事方便,在校长和院长心目中,这种办事人员(专门服务管理、自己手头可用)自然是越多越好。
二是,专业人员的捉襟见肘。随着行政部门扩张,行政人员需要找到事由来证明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严格管理、注重量化、加强绩效”云云的词汇,既是给上级看的,又是校长院长们乐于见到的,还是行政人员证明自身的一道护身符,于是,海量的工作任务就抛给了一线教师和一线医护人员。
这次以医院为例: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其中提出了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但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专技人员(医生护士),正在逃离一线,拼命往行政部门挤。
在一线部门,既要面临学生、家长的不听话,或者病人、家属的不配合甚至扇耳光,又要面临行政处室的背刺:如抄写各种政治、业务笔记,如各类考核填表等。
而在行政部门,至少不用,加班,能歇个囫囵假期。
第三,绩效工资的偏离。有了海量的行政人员,自然,他们,也是要钱的,不能白服务,更不能看着一线人员拿钱而自己为他人做嫁衣,况且人数比例也够,那就应该拿绩效工资了。既然要拿,自然还不会少拿。
于是就有了上边这种情况,行政人员拿得多、教学人员(专业人员、医护也是)拿得少,我们考较这家学校:行政人员有64人,拿到了29.3万,而教师151人,拿到的是47万,就人均数而言,更是不平等了。
因而,出于公平起见,我们应当呼吁:
首先,降低行政人员比例,减少行政机构设置。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绩效工资的原本属性是服务于专门事业,而不是后来增设的所谓行政处室,必须将行政处室给压缩到%5—10以内,这个数字越低,约好。
其二,规范绩效工资,不干专业的技术工作,不得领绩效工资,也就是说,规定好不认课、不治病(护理)的人员,绩效工资一分不发。不这样,绩效工资的弊端就无法纠正。
什么?担心行政人员撂挑子?不必,只要把这个原则规定好了,人们就会争相到一线服务,甚至校长院长都会去治病、任课。这样,一线人员的压力,也能小些,人们享受到的服务,才能多些、好些。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