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三个未成年量刑
文|小one
编辑|小one
备受关注的"邯郸初中生被害案"有了最新进展,据央视新闻报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追诉。
检察机关认为,3名嫌疑人年龄在12岁至14岁之间,故意实施杀害被害人王某某的行为,情节严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河北省检察机关已将此案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并获得其核准追诉的决定。
此前,社会关注这起案件的一个焦点在于,3名未满14岁的嫌疑人是否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过,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如果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造成他人死亡或重伤残,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在这一案件中,是否启动相关法条的追诉,不仅体现了司法机关对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严厉立场,也关乎正义如何得以实现。
就案情而言,尽管张某某、李某和马某某在作案时尚未满14周岁,但他们的杀人埋尸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已远远超出同龄人的正常行为范畴。因此,其未成年人身份,很难成为免除其刑事责任的充分理由。
一直以来,如何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在教育和惩戒之间达到适当平衡,并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对于执法和司法机关而言,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从轻处理,尤其是涉及低龄未成年人时,更需谨慎慎重。
但是,对于某些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法律也应保留必要的兜底处置能力,以防止司法实践与社会公众的正当预期产生背离。
刑法修正案(十一)为处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这一规定,对遏制此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的决定明确表明,年龄并非"免罪护符"。即便未满14周岁,参与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也不能逃脱法律制裁。追究其刑事责任,既是对其犯罪行为的必要惩处,也是通过深刻教育改造,实现打击和预防犯罪的司法目标。
这一举措体现了公众对正义的基本诉求,同时也是维护法治尊严的必要步骤。相信后续司法程序中,相关机关将公正审理此案,做出经得起考验的裁决。
点个关注,带你搜寻世界各地最新有趣事件!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酷斯法关于邯郸三个未成年量刑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