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习题!犯罪动机
- 1、求几本犯罪心理学的入门书籍。
- 2、公务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 3、急求《犯罪学》历年自考试题答案
- 4、侦探小说二十条准则
- 5、推荐几本犯罪心理学的书籍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求几本犯罪心理学的入门书籍。 (一)
优质回答1、犯罪心理学习题集 严圭,吴宁 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原来我们周边的生活中充满了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去看待、去分析的问题,一旦学会用心理学的观点去审视问题,我们就多了一个视野,多了一种方法,也多了一份与人与己交往的自由。当然习题的回答,有一些.
2、现代法学教材:犯罪心理学 梅传强主编/2007年02月/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是在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犯罪心理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除了对原来相关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外,我们还根据近几年笔者对犯罪心理学问题的思考,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同时,也借鉴和参考了同行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能够反映犯罪心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3、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司法心理学系列 (美)哈根(Hagan,F.E)著;刘萃侠,罗震雷,黄婧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书特色在于:整体思路:用有关犯罪行为的具体研究实例来说明研究方法,把普遍应用的研究原理和刑事司法领域的特色相结合。组织结构:以学生或研究人员从事研究的一般步骤、过程为顺序来组织内容,易于学习。内容呈现:涉及内容详尽全面,包括研究的步骤、研究伦理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研究设计与实验模型、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各种测量和评估方法等。
4、犯罪心理学阅读材料 严圭,吴宁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为犯罪嫌疑人画像——用于案件侦查的心理分析方法阅读材料之五 杨新海心理画像与剖析——犯罪人格与社会化缺陷阅读材料之六 在加沙感受“哈马斯” 相关链接 “少年肉弹”震惊世界阅读材料之七 一起由.
5、 解读心理学与犯罪透视理论与实践(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 (英)马吉尔 著,张广宇 等译/2009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一个普遍的假设认为心理学存在许多缺陷而不适合用于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从业者描述他们自己是经受过严格训练的,像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化学家一样采用这类“硬”科学同样的调查方法。当其他社会研究学科已.
6、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司法心理学系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2005年04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强奸、变态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8、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 (英)古德琼森(Gubjonsson,G.H.)著,乐国安,李安等译/2008年0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书重点是心理学知识与原理在法庭审讯和供述中的应用,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技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警察、心理学家和法律职业工作者对供述证据的收集和评估,进一步理解错误证词如何产生,怎样辨.
9、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胡杰 著/2006年01月/群众出版社 分析犯罪心理,揭示犯罪人格--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李玫瑾,和有着十五年法医工作经历的冯雪博士,点评刑事大案!书中记录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典型案例的侦破过程20篇,以暴力犯罪为主,同时约请犯罪.
10、自白的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 (日)浜田寿美男 著,片成男 译/2006年0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自白的心理学》紧密结合甲山案件等四例具体案件,仔细分析审讯过程,阐明子自白的心理机制问题。无辜的人为什么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虚假的自白?审讯对嫌疑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压力的场。审讯的压力以使真.
11、 喜欢此商品的人还喜欢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李玫瑾 著/2010年0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
12、犯罪动机与人格(一般著作) 刘建清 著/2009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犯罪动机是激发与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力量。犯罪性动机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存在于故意犯罪中,也存在于忘却犯罪之外的过失犯罪中。 犯罪动机由多种因素决定。人的本能与需要是.
13、罪犯心理咨询(第二版)——司法心理学系列 (美)马斯特斯(Masters,R.E.) 著,杨波 等译/2005年09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共情与犯罪儿童虐待、大脑以及罪犯咨询总结搭配关键术语和定义讨论题咨询者-罪犯的角色扮演场景 对各类罪犯的咨询
公务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二)
优质回答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请点击查看公务员考试面试历年真题!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面试具体内容略有差异。
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分为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
面试测评八大要素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 。
具体考试内容请参见对应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面试备考技巧】
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夯实基础阶段。
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考试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考题练习阶段。
所选试题可以是历年真题,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
在做模拟题前先要进行系统记忆、掌握答题技巧。做题要讲究质量。
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预测。
最后是收缩范围阶段,一般为考前15天左右。针对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急求《犯罪学》历年自考试题答案 (三)
优质回答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
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
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
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
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
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
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
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
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
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
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
13.同一时期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
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
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
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
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
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
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
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
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
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
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
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
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
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
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
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
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
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
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
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
杀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
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
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
2.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
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
4.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
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
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
7.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
8.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
9.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
1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
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
13.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
14.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
15.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
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
17.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
18.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
19.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
20.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
21.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
22.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
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
24.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
2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
26.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
27.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
28.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
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
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
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
33.34.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
35.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
侦探小说二十条准则 (四)
优质回答美国推理大师,教父级人物S.S.Van Dine曾写出的推理小说20条准则。
推理小说是一种智性游戏,但更像一种竞赛,作者必须公平地和读者玩这场比赛,他必须在使用策略和诡计的同时,维持一定程度的诚实,绝不能过分到像玩桥牌时作弊一样。他必须以智取胜,透过精巧又不失诚实的设计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写推理小说有着极其明确的守则存在,虽然是不成文的规定,但约束力十足,每一个受人尊敬或懂得自重的小说作者,都得服膺这些守则。
1、作者应该把所有线索交代得一清二楚,使读者和书中的侦探具有同等的破案机会。
2、读者所受的蒙骗应该仅止于罪犯施诸侦探本身的那些诡计。
3、侦探小说不应扯上暧昧和爱情;否则就纠缠不清,使一场纯粹智力的竞赛复杂化。侦探小说的任务,是把罪犯绳之以法,而不是为了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哈哈哈)
4、犯罪的人不应该是侦探本人,或者是警方、侦探中的一员。这是一种欺骗读者的卑鄙手段。
5、破案要靠逻辑推理,不能凭意外或者巧合。假如是罪犯自首的话,动机应该充分。否则,就有如哄骗读者去寻宝,到他放弃时,才让他知道宝藏竟在他的口袋里,这种玩笑是开不得的。
6、侦探小说当然不能没有一个查案的侦探。侦探搜集蛛丝马迹,加以分析最后揭露坏蛋的真正身份。侦探一定要靠分析线索来破案,否则和小学生偷抄习题答案没有区别了。
7、罪案一定要是谋杀案。谋杀案越血腥越残酷,效果就越好。比谋杀案轻微的案件实在不值得读者花费精神和时间去翻300多页书。美国爱讲人道主义,一宗恐怖的一级谋杀案必定会激起他们的义愤。哪怕是多么宽厚善良的读者也不会甘心让凶手逍遥法外,势必兴致勃勃地投入追查。
8、破案的方法要合情合理。诸如读心术、扶乩、招灵、看水晶球那类巫术,乃是侦探小说之禁忌。和读者斗智的应该是个凡人。读者在玄学的第四维空间里和神仙、幽灵斗法,又岂有得胜的机会?
9、进行推理破案的主角只可有一个,假如动用三四个、甚至是一群侦探来思考,不但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且会打乱本来连贯的思路。读者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就会感到额外的困难。再者,读者要以一敌众,车轮大战,会感到疲于奔命—— 这也是为什么唐探3塌房了 。
10、罪犯应该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人物至少应该是读者所熟识的,并曾经引起过兴趣的。将罪责推到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人物或者无关痛痒的角色,是作者的一种无能的表现。
11、凶手不可是仆人、看门人、跑腿、侍从、护林人、厨师这类的人,因其犯下的罪案是不值得写成书的。否则读者会觉得白白浪费了时间。凶手最好是个平时不会受到怀疑的重要人物。
12、谋杀案可以有很多宗,但罪犯只宜有一个。同谋和帮凶可以有,但罪责一定要集中归咎到一个黑心肠的凶手身上。这样,读者的义愤才有宣泄的对象。
13、在侦探小说中加进黑社会内容,会把罪责分散,这样只会糟蹋一宗本来十分精彩的谋杀案。一旦牵涉如黑手党、剑魔罗刹匪帮这类的黑社会集团,小说实际上已经变成惊险小说或警匪小说,不再是侦探小说了。罪犯当然要有个机会做公平斗争,但让他有黑社会做靠山就过分了点。一般稍有自尊的高级谋杀犯是不屑与黑帮同流合污的。
14、犯罪和破案的方法都要合乎科学。换句话说,假科学和纯粹想象出来的杀人方法一定要避免。毒药要出自《药典》。“超镭”这类的新发现元素只存在于作者想象之中,同样是不适合用于侦探小说的。作者一旦像儒勒·凡尔纳那样异想天开,就已经是超越了侦探小说的范畴,闯进幻想小说的领域去了。
15、罪犯的真相,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应该颇为明显,瞒不过特别聪明的读者。一般的读者假如在获悉真相之后把小说再看一遍,他会发现真相原来一直都摆在他的眼前。一个有如侦探一样精明的读者,是不用把小说读到结局就能料到凶手的身份,这样的读者实在不乏其人。一本构思得合情合理的侦探小说是无法将真相瞒过所有读者的,总有读者比作者更敏锐聪明。假若作者把案件和所有线索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凭着独立分析,淘汰排除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应该可以和侦探同时指出真凶的身份。这就是侦探小说情节动人之处,会有那么多不屑看流行小说的人也毫不脸红、津津有味地看侦探小说的另一原因。
16、侦探小说不宜有大段的描写和借题发挥,累赘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气氛的营造。这些东西只会使情节呆滞,妨碍推理,就像在球赛中高歌自然之美或者在填字游戏时大谈词源的缀字学那样令人讨厌。侦探小说是要陈述案情,加以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读者阅读侦探小说,追求的不是动人肺腑的抒情、华丽辞藻的描写,而是紧张刺激的斗智娱乐。适量的描写和人物刻画是需要的,但只要能使故事有真实感,读者能够投入,就已经足够了。
17、凶手不应该是个职业罪犯。劫匪小偷犯下的凶杀案由警局凶杀科处理就可以了,用不着有劳作家和业余侦探爱好者。凶手的声誉越显赫越妙,道貌岸然的教会支柱、社团栋梁或以乐善好施闻名的独身富婆乃上佳人选。
18、假如读者到最后发觉罪案竟是一宗自杀案或意外事件,定会大大失望。这样一个反高潮的结局,实在有负读者的厚望。读者不但会向作者讨还书价,还会严厉惩罚作者。
19、侦探小说里的谋杀应该出于私人动机。国际大阴谋或者间谍之间的残杀内容属另外一类的小说。
20、谋杀案应该有现实感,使读者能投入,有一个机会去宣泄内心压抑已久的感情。
当然,时过境迁,有些准则已经被打破了,但是符合这些准则的侦探小说似乎更风靡世界。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同名公众号,点赞评论
推荐几本犯罪心理学的书籍 (五)
优质回答1、《犯罪心理学》(美)巴特尔等著,杨波,李林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犯罪心理学》(第二版)罗大华主编/2007年09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犯罪心理学》熊云武编著/2007年0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4、《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2010年07月/法律出版社
要看你的用途了。犯罪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上面介绍的是比较著名的。相关的优秀书籍有:
5、《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美)特维著,李玫瑾等译/2005年04月/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作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犯罪动机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酷斯法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