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核算办法详解—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

2024-09-26 18:55 分类:公司犯罪 阅读:
 

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 (一)

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

最佳答案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前说的是双轨制造成的,但并轨后,其差距仍然存在,而且差距还未缩小。其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大致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养老金核算的双轨制造成的差距。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核算办法是一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企业率先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没有进行改革。这样,企业职业核算养老金的制度就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了。两种制度核算养老金,必然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根据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及视同缴费的情况,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办法计算出来的,一般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是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话,可能还有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核算出的养老金水平大致相当于在职时工资的40—60%左右。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中的老人(2014年10月前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的核算办法与企业退休职工是不同的,他们是以其基本工资乘以一定比例来核算养老金的,这个乘以的比例是以工龄来确定,工龄35年的比例为90%,工龄30年至35年的比例为85%。

即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相同,按这种双轨制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肯定也是不同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就会比企业员工的高。

二、缴费基数等相差较大造成的差距。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后,双轨制并轨了。如果完全按照新的办法来核算养老金的话,两者在养老金上的差距应当会缩小,但由于在工资收入上存在的较大差距,要使养老金之间的差距缩小还比较难。

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在当地是处于中上水平的,是属于较高工资收入的人群,月收入会较高,普通职员达到每月6000元是正常的,有职务的人员达到八、九千元甚至超过1万元都是正常的,而企业员工则不同了,除了少数行业、少数人的收入可能高一点以外,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都不高,有的还拿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的很少),属于工资收入较低的人群。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工资为依据的,工资收入高,缴费基数就高,个人账户余额就高,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缴费上是就高不就低的,而企业员的缴费往往不会太高,有的还会就低不就高,因此,尽管采用一样的办法来计算养老金,但由于缴费基数上的差距较大,养老金的待遇就会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工作较稳定,不会失业,不会中断养老保险缴费,而企业职工则不同,可能会有失业的情况发生,失业后也有可能会中断养老保险缴费。一些灵活就业人员也可能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中断缴费。这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年限就会长些,一些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就会短些。缴费年限长短不同,会体现在养老金上,缴费年限长的养老金就会高一些,反之就会低些。这就造成了差距。

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指数值不同造成的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刚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不久,目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还属于“中人”( 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这些“中人”退休时,除了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有过渡性养老金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一些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企业退休人员一样,也有过渡性养老金,这是对以前没有实际缴费、计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较低的一种补偿。

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企业退休职工的“中人”用的是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一般都按1来确定,也不分企业领导和普通职工,不分是工程师还是工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用的是视同缴费指数,这个指数是根据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来确定的,职务职级高,指数就大,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一般人员退休时,其指数都会大于1,有职务就更高,如副高职称的教师退休时,其指数就会达到2左右。

计算时,指数取值的不同,就造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较高,使之与企业员工在养老金上也就有了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在“中人”全部退休完了以后也就不存在了。

四、有无年金方面造成的差距。

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企业实行的是企业年金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职业年金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内容虽有些不同,但都是对养老保险的补充。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都强制实行了职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的规定虽出台较早,但不是一项强制实行的制度,是需要企业与职工一方集体协商确定后才会在企业建立的制度。一般的企业出于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考虑,是不会去主动协商建立这样的制度的,因此,大多数企业职工是没有企业年金的。

退休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会按月领到一笔职业年金,而多数企业员工是没有企业年金可领的,在年金收入上他们的养老待遇也会有差距。

在年金上会差多少呢?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已实行近7年了。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一员工以每月8000元为基数缴纳职业年金,到2021年10月60岁退休时,7年累计的个人账户余额为8.06万元(不计利息),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职业年金580元。

从现在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间越晚,其缴纳职业年金的时间就会越长,退休后得到的职业年金就越高。假如一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职业年金,平均月缴费基数为8000元,在2044年10月60岁退休时,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就会有34.56万元(不计利息),退休后就会按月领到2486元的职业年金,如果算上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利息,每月能领到的职业年金就更高了。企业如果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退休后企业职工是没有年金可领的。

那时,没有企业年金的企业退休职工,只能看着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比自己多领这些2000多元的职业年金了。 在年金上的差距,也就造成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养老待遇上的差距。

综合情况,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保险上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双轨制核算养老金、缴费基数有差距、缴费年限有差距、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有差距、年金制度是否实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如果机关事业“中人”全部退休完了,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工资一样高的、缴费年限一年长了,企业职工也像机关事业单位一样实行了年金制度了,那么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养老金待遇上就不会在差距了,或者说,差距就很小了。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是个人了解的情况及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我认为,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差距那么大,大到目前差距仍以倍数计算,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具体讲,既有养老金计算方法上的原因,也有工资收入水平方面的原因。

先分析与解读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上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养老并轨改革以后,机关事业职工与企业职工一样,在计算与核定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上,是大体统一与基本相同的。但是,实际上的差异与区别,仍然是十分明显与巨大的。比如,退休待遇双轨制,造成并导致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职工,在初始退休待遇上的巨大落差始终存在,实质并轨的预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视同缴费指数上的政策分野,导致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职工,在基本养老金计算与核定结果上的落差不断加剧,差距鸿沟越填越大,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值,继续几十年一贯制,仍然按照整数1在忠实地执行着。

再分析与解读机关事业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上的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关事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在明显的快速增长与发展之中。而且,实际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大大高于企业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而由于企业工资收入水平的决定与形成机制,与企业效益密切关联。而机关事业的工资收入来源渠道,则完全由国家财政负责买单。由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职工,在工资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必然造成并导致机关事业退休养老待遇上的“多缴多得”。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虽然都是属于城镇职工社保,但两者在待遇上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一、缴费不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但缴费档位一样,最低标准是60%,最高标准是300%。最低缴费年限也都是15年。但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佳,职工工资水平较低,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丶缴费金额都比较低。比如缴费基数平均只有60%上下。机关事业单位由于享受的是财政拨款,从业人员的工资有保障,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标准都比较高。比如缴费基数平均都在100%。由于缴费基数、缴费工资上的差别,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自然会存在不小的差距了。

二、养老金的构成不同。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了不让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吃亏,国家把他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的正式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并用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这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基本养老金便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而企业单位由于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几十年了,目前退休人员中大部分都是“新人",而“新人"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由于养老金的构成不同,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肯定不相同。

三、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企业职工退休时,社保局根据他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等数据,统一套进养老金计算公式,一项一项计算出养老金待遇。而10年过渡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他们退休时要采取新办法和老办法对比的方法计算养老金,限高保底。由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不同,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自然存在差距。

总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标准、养老金构成、养老金计算方法等等方面的不相同,必定会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上的差距。当然,这些问题国家都正在逐步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会逐步缩小的。

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之所以远低于机关公务员,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 缴费的时间短很多 ,二是 缴费的金额少很多 ,三是 少了一项职业年金 。

2014年之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企业职工一样开始缴纳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只不过,由于参保人群的不同,被细分为 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和 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两种保险基金 分开建账、分开管理 。

但是,二者的本质都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项制度设置是一模一样的。

第一,两种保险的 缴费模式 是一样的,都是用人单位(机关或企业)和个人一起缴纳,用人单位的费率是16%,个人是8%。并且,个人帐户的金额都由个人缴费形成,机关公务员并没有额外的补贴。

第二,不管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公务员, 缴费基数都有限制 ,既不能选择很高的缴费基数,也不能选择很低的缴费基数。

目前,两种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是 上年省平均工资 的 60%——300% 。假如某省2020年的平均工资是6000元/月,那么缴费基数的上限是18000,下限是3600,哪怕有职工的工资很高,达到3万每月,也只能按照18000缴纳。

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 社会 公平,避免基本养老金拉开太大的差距。

第三,基本养老金都由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 组成,计算方法也是一模一样的。缴费年限越长、平时缴纳金额越多,最后的待遇就越高。

综上所述,两种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置是一模一样的,但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少很多的情况确实存在,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以下三点:

虽然公务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2014年建立的,但是,在2014年前入职的公务员的工龄是可以 视同缴费年限 的。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默认你在2014年之前也缴费了。

因此,公务员的缴费年限是很长的,按照20多岁入职、60(55)岁退休,缴费年限至少有30年。

而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明显短很多:

1、有些企业为了省钱,不愿意给员工缴纳社保,能拖就拖,能不缴就不缴。

2、有些员工参加社保的意识不强,认为社保没什么用,自己不愿意缴纳社保,更看重眼前的到手工资。

3、虽然养老保险多缴多得,但待遇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个人的付出增幅,导致有些员工缴足15年后就不愿意再缴了。

因此,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明显低于机关公务员。

上面也讲到了,缴费基数是有上下限的,下限是上年省平均工资的60%,有些企业为了省钱,一般都给员工选择 最低的缴费基数 。

例如,某省2020年的平均工资是6000元/月,企业都是按照3600的标准给员工缴纳社保,哪怕员工工资1万也是如此。

除了少部分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高 科技 企业、国企外,绝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来的。

而机关公务员就不一样了,会按 实际的应发工资 进行缴纳。假如上一年度的个人平均工资是8000元/月,本年的缴费基数肯定会接近8000元(要剔除某些不能计入缴费基数的地方津补贴)。

而缴费基数越大,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最后每个月能拿到的基本养老金自然也就越多。

目前,机关公务员都是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就是所谓的 职业年金 ,这是国家 强制建立 的,每个月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12%计入个人账户,到退休的时候按照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得到的金额按月领取, 领完为止 。

而企业职工虽然也有相应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就是所谓的 企业年金 ,但不是国家强制建立的,只是 鼓励建立 。

绝大部分企业为了省钱,根本不会掏钱帮员工增加这项福利。

据我了解,我所在的地级市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就算是全国,截止2020年也仅仅只有2700多万企业职工参与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央企(国企)、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

因此,与机关公务员相比,企业职工少了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每个月要相差两三千元。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和机关公务员的一模一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能够拿到手的养老待遇确实相差甚远,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不过,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想方设法逐步解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待遇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我们可以发现 养老金差距确实可以体现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上

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三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计算公式也是包括三部分,但是还额外多了一项 职业年金

多出来的职业年金部分,是补充养老机制。一部分国有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不过由于企业年金的建立是企业自主为主,所以很多私营个体企业时没有这样的制度的。 如果没有年金制度养老待遇会减少约1/4到1/3左右

(年金制度可能由于个人比较长寿,领取完以后就没有了,这一点跟养老保险是不同的)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乃至全国都是一样的。

基础养老金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以及社平工资挂钩 。事业单位职工一般来说工作时间长,缴费年限长;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指数也会更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高低跟积累有关 。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基数高,积累的也会更快一些,但是由于缴费年限短,确实这一部分待遇赶不上企业职工。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也是如此。

过渡性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是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也会根据职务级别核定,一般超过1。企业退休人员一般没有视同缴费指数(一些地区直接按照1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待遇最高的地方。

实际上过去,养老制度仅仅是国有企业拥有。私营、外资经济和个体劳动者是不享受有关退休待遇的。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才将这些群体纳入养老保险。 这个时间是1991~1995年。所以说,现在很多人的缴费年限比较短,而且缴费基数低,养老金待遇也低。

总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年限时间越来越短。 最终全部转化为实际缴费年限以后,大家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会完全相同 ,只不过会多了年金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是属于一类较好的工作岗位,就跟各个互联网大厂和金融企业一样,工资高、福利好。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努力一把。

是这样的,企业职工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与的都是职工社保,而且也是根据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等来计算养老金的,当然,对于2024年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属于退休中人,在养老金计算方面会采取新老办法结合的方式,这就跟企业退休职工会有明显的差别。

不可否认,企退人员跟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存在一定的差距,像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也就是一两千块钱,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大多数在三千元的水平。

造成养老金差距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相对比较长,而且缴费水平一般也会比较高;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除了基本的养老金,还有职业年金等补充性的收入,整体的养老金水平就会比较高。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企业职工社保和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并轨以后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计算方法基本相同。比如很多正在运转的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国有企业,他们按规定交纳了养老保险并购买了职业年金的企退人员养老金也有5千多元养老金并不比同职级同工龄的公务事业人员的养老金少。

而那些退休养老金比较少的主要是第一种单位没有按规定给职工买养老保险。为了节省开支,给职工按最低档给职工买的养老保险。即按当地社平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买的养老保险。而公务事业人员是按社平工资百分之百缴纳的视同缴费给退休人员计算养老金。当然这个视同缴费的钱是由原单位出。如各乡镇公务员的养老金由各乡镇财政负担。你看企退按社平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缴费而比公务事业百分之百缴费,这里养老金就相差百分之四十。同时公务事业干部基础工资也比企业职工的基础工资也更高。他们的实际缴费是按在册工资(包括绩效工资)缴费。他们的实际交费高于社平工资的百分之百。有的达到百分之二百或更多。因此就是按同一种养老金计算方法计算养老金,企业下岗职工缴费也比公务事业少缴了百分之四十。企退人员也比公务员要少百分之四十的养老金

应该是企业人员贡献小,事业人员贡献大,网上有人就是这么说的!我想想可能就是这样的原因吧!

企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应与同时期机关事业单位,且由国家财政代缴的养老费,同一水准。

企业和事业社保现在早已经并轨,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企业和事业差距那么大呢?下面我详细的说说。

首先是基础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统筹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纳比例加上100%的和,然后除以200,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当地社平工资。

比如当地社平工资8000,A事业单位按照300%交了40年,B企业按照60%交了15年;那A的统筹养老金就是(300%+100%) 200 40 8000 6400;B的统筹养老金就是(60%+100%) 200 15 8000 960;统筹养老金A是B的六倍多,造成6倍差距的原因关键点在于缴费年限和比例。

然后是个人账户养老金,A和B都按照60岁退休,计算公式是余额 139。A的余额8000 3 0.08 12 40 921600,那他的个人养老金就是921600 139 6630;B的个人余额8000 0.6 0.08 12 15 69120,个人养老金为69120 139 497。

最终事业单位的A拿了6400+6630 13030的养老金;企业退休的B拿了960+497 1456的养老金。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A拿了B 8.95倍的养老金?首先缴纳年限A是B的2.67倍,缴纳费用A是B的5倍,综合A交了B的13.3倍的养老保险拿了B 8.95倍的养老金,充分提现了基础养老保险的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政策。

PS:部分事业单位除了基础养老保险,还会为职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但是大部分企业不会为职工交,这也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距大的一个原因。

养老保险退休工资怎么核算 (二)

最佳答案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附:

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

一、统账结合时间

统账结合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时间,200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1%或12%计入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

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至职工退休时,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计发办法中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数除以12换算,保留两位小数。

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统计部门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参加自治区统筹的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企业、电力企业,以统计部门公布的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其他企业要逐步过渡到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四、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05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二)新办法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盟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1998年以前以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按下列公式计算: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上式中,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职工退休当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缴费工资基数,年缴费工资基数等于每个月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 职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缴费月数除以12换算。

五、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本人退休年龄所对应的下表所列标准执行。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50/ 195

60/ 139

41/ 230

51/ 190

61/ 132

42/ 226

52/ 185

62/ 125

43/ 223

53/ 180

63/ 117

44/ 220

54/ 175

64/ 109

45/ 216

55/ 170

65/ 101

46/ 212

56/ 164

66/ 93

47/ 208

57/ 158

67/ 84

48/ 204

58/ 152

68/ 75

49/ 199

59/ 145

69/ 65

70/ 56

沈阳市养老保险金计算方法 (三)

最佳答案截止2018年,根据《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辽劳社发[2006]81号)及《转发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沈劳社发[2007]20号)文件规定,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

以下为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全部缴费年限×1%。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视同年限+折算年限]×1.4%

其中: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退休时上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市指数和÷缴费年限)】÷2

市指数和=∑1n-1[退休前1年本人缴费工资÷退休前1年市职平+退休前2年本人缴费工资÷退休前2年市职平+……退休前(n-1)年本人缴费工资÷退休前(n-1)年市职平],即本人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市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和。

扩展资料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按下列方法计算转移资金:

(一)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年1月1日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

(二)统筹基金(单位缴费):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酷斯法希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核算办法详解—企业职工社保与机关社保怎么计算退休金?为何差距那么大?,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无锡个税新政策2021。2021年个税扣缴将有哪些新变化?

避税胜地排名前十;避税胜地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