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的急救措施,米酵菌酸中毒自救
- 1、广东肠粉店顾客为米酵菌酸中毒,这种菌怎么产生的?
- 2、究竟怎样才能将米酵菌酸毒性彻底消除?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广东肠粉店顾客为米酵菌酸中毒,这种菌怎么产生的? (一)
贡献者回答2020年7月28日,惠来县神泉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初步调查,28日中午,神泉镇11位顾客在“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截止目前,已有5人送医治疗(其中1人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去世,2人病情较重,2人病情稳定),另有6人因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病情稳定。
目前,调查结果已经公布,初步判断为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的一种毒素。现在是8月份,广东进入了高温高湿的天气。细菌比较容易滋生。像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银耳和木耳等食物,保存不当容易引起耶毒假单细胞生长从而生长出米酵菌酸。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产生呢?首先,在高温高湿天气当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保存。食物保存得当只是其中之一。此外,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家庭制作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
最后,如果发现疑似食物中毒,首先应该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立马进行催吐,排出胃内食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 。如果食用可疑食品晕倒,应该及时拨打120送往急救中心进行抢救。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对于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我们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这一点在我们日常采购食物时同样要用到。这一次惠来县神泉镇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次事件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多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让食物中毒远离我们。
究竟怎样才能将米酵菌酸毒性彻底消除? (二)
贡献者回答黑龙江居民家庭聚餐引发9人全部中毒死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大人民的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卫健委的重视,经查明这正是一起由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米酵菌酸毒素通常隐藏在霉变的玉米面制品、 过期的面包、久泡的黑木耳、和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等食物上。米酵菌酸毒素的毒性非常强,在食用该毒素后,会对人体的肝脏、肾、心、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损害,在食用2个小时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呕血、血尿、肝脾肿大、惊厥、抽搐、休克等,它的致死率高达40%-100% 。近20年来,全国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就有14起,共84人中毒,其中死亡人数37人。米酵菌酸毒素非常耐高温,它根本无法用蒸、煮、炸、炒等日常烹饪方法杀死,也就是说即使用100度的沸水,甚至高压锅都不能破坏和消除它的毒性,烧不死、煮不灭,救治难,目前还没有能够灭杀米酵菌酸的特效药物。一旦食用了米酵菌酸,应立即用手法或用药物进行催吐,排出胃里的容物,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器官的损伤,并尽快到医院治疗。 平时我们也要注重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最好能做到不制作和不食用发酵米面食品,比如酸汤子、糯米面汤圆、吊浆粑等,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食物尽量不要囤积不要久放,洗净的筷子餐具应放于通风处晾干,发霉过期的食品应该及时扔掉,一定不要为了节约而去除霉变部分继续食用,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食用米酵菌酸,引起中毒。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酷斯法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米酵菌酸中毒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