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经济。我国建国之初的什么工业现状?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 1、我国建国之初的什么工业现状?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 2、50年代中国什么事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 3、新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高通货膨胀期?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我国建国之初的什么工业现状?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一)
答一般国家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多美元才开始启动工业化的。而我国则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多美元,便强行发动了工业化,即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
我们当时的家底是:
1950年,全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77元,1956年,则为142元:尽管全国80%的劳动力在农村,但是1950年全国人均粮食479斤、棉花2.5斤、油料9.8斤、生猪0.12头,由于人口增长,1956年的上述人均数也没有多大增加,分别为614斤、4.6斤、14.5斤、0.13头。此外,生产资料落后,生产能力低下。从农村看,据1954年全国农户抽样调查,尽管经过四年的恢复发展,到1954年末,农民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仍然相当少,平均每个农户拥有耕地巧.8亩、耕畜0.92头、犁0.62部、水车0.n部。由于农业落后,1954年平均每户的农业收入为420.6元(占农户当年总收入的60.7%),尚不足以抵偿生活费用的支出〔平均每户为453.8元),必须靠副业及其它收入来弥补。再从农民的消费来看,1954年平均每个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占其总支出的68%,尽管比重很高,但是生活水平却很低,人均消费粮食373斤、肉类9.2斤、食油2.5斤、食糖0.8斤、蔬菜141斤。这种低水平的生产能力和农民本身的窘困生活使得农产品对城市的供应量有限,使生产的组织者在主观上形成了农民不能脱离农业生产的观念。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高的积累率,客观上要求农民加大农产品的供应量。这在当时农业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农产品产出提高,可行的办法就是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至少不能减少劳动力投入,这就要对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进行限制。户籍制度就是完成对农民进行地域限制和产业限制的制度安排。
1949年,国民收入只有358亿元,人均66元。国民收入中工业的比重仅为12.6%。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比重只占26.4%。而当时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50%上下。例如,前联邦德国(1950年)在55%到60%之间;美国(1953年)为48.4%;加拿大(1951一1955年)为49.6%;瑞典(1951一1955年)在54%到58%之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也是如此。1950年其工业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达到42%左右。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品产量看,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而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85万吨,前苏联为2733万吨,日本为484万吨,前联邦德国为1212万吨,英国为1655万吨;1949年中国能源产量(折合为标准燃料)为2371万}]屯,1950年美国为116620万吨,日本y.J6232万吨,前联邦德国为14106万吨,英国为22149万吨。标志国家基本实力的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非常落后。加之刚刚从比拼国家工业实力的战争中暂歇下来,正在为新的侵略构筑基本的抵御能力。加速工业化,特别是提高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就成为改变落后面貌的首要任务。从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成为建国后主导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战略思想。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结构充分反映了优先发展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方针。在投资总额中,工业的比重占第一位,共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其他工业协调发展。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奠定的工业化得基础。开始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50年代中国什么事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二)
答在中国五十年代,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和动荡,国内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企业生产能力不强、投资水平低,农民生产技术和手段低下。此外,五十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农村的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重点项目的大规模投资,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浪费严重、社会负担加重。同时,国际环境也很严峻,随着全球激烈的冷战和贸易战,中国的出口市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有这些原因都导致中国在五十年代的经济增长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新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高通货膨胀期? (三)
答建国初期通货膨胀 1949—1950
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上涨。上涨的核心区域是上海,主要表现为战后重建时期的物质短缺,投机活动以及管理相对混乱。
1959-1961年——困难时期的物价上涨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
1979- 1982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首次上涨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
1984-1985年——城市改革初期的通货膨胀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1987-1989年——货币政策失控导致的通胀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1987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达116%,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993-1995年 ——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价格上涨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金融持续的混乱。表现为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由此导致了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和高通货膨胀
2003年底-2008年——融入全球经济(加入WTO)后的首次通胀
国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2003年夏收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继续发生严重歉收,由此,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内煤电邮运紧张,推升了通货膨胀压力;第三,为减少SARS对经济冲击而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上行;第四,海外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而中国工业融入全球经济,而使得海外对中国产品需求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上行;
2010-2011年的通货膨胀
2008年以后,全球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相对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和欧洲采取了多次量化宽松政策,中国既采取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还采取了相对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客观上为通胀的上行提供了催化剂,加上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持续两年的通货膨胀。当然,推动通胀上行的结构性因素方面,由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成本上涨也不容忽视。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1950年中国经济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