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传授犯罪方法和诈骗罪牵连

2024-09-05 21:55 分类:经济犯罪 阅读:
 

诈骗类犯罪,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高发的犯罪类型,没有之一。它是犯罪行为人通过种种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这种方式最为常见的是使用虚假的文件骗取钱财。

在诈骗类犯罪中,存有相当比例的案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签订民事合同。

而在民间借贷这一领域中,签订民事借贷合同几乎是一个必经的环节。

那么,当诈骗类犯罪遇到了民间借贷合同,具体该如何评价这份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呢?

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笔者在《新旧民间借贷规定中关于认定借贷合同无效规则的理解与适用》,《民间借贷案件中涉嫌刑事犯罪对合同效力认定没有直接无效的影响力》二个文章中,从二个不同的角度与侧面阐述了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

根据《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些具体规范借款合同效力的法律规范中,明确借贷合同的效力,只受制于以下9种无效情形:

0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间借贷行为;

02

借贷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间借贷行为;

0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04

违背公序良俗;

05

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间借贷行为;

06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07

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08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09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据此,笔者认为:民间借贷案件中涉嫌刑事犯罪对合同效力认定没有直接无效的影响力。

这个观点明确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十二条。

为了深挖这一观点背后的法理,笔者在《当刑事犯罪遇到民事合同》一文中,从刑法与民法,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三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论证。

而司法实践中那种“涉嫌犯罪的合同当然无效”的观点,长期流行于坊间,其所衍生出的“合同当然无效论”,要想纠正并非一篇文章所能达成。

故此笔者继续从刑事犯罪中选出最高频的诈骗类犯罪,从民事合同中取来民间借贷合同。

当诈骗类犯罪遇到民间借贷合同时,“合同当然无效论”的逻辑是不是自洽呢?

“合同当然无效论”所涉合同诈骗罪一旦成立,则相关民间借贷合同当然无效。

它的逻辑是刑事上构成诈骗罪,行为人的行为即构成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行为,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行为,那当然都应认定合同无效。

“合同当然无效论”的批判者中,有一种反驳的观点认为,可以区别不同情况认定合同的效力。这个区别的具体情况为:

第一种是以合同相对人或其工作人员是否参与犯罪为标准进行划分。参与的,则合同无效;没有参与的,则不认定为无效。

第二种是以权利人是否先向公安机关报案为标准进行划分,先报案后起诉的,则民事合同无效。权利人未报案而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的,看权利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如果不行使的,则可认定基于诈骗行为签订的合同有效。

两种观点,最高人民法院都不同意。

最高院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第215页中明确:

我们认为,涉合同的诈骗犯罪存在着有所牵连但截然不同的两个行为,即诈骗行为与合同行为。

诈骗行为

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所实施的以签订合同为手段,以骗取财物为目的行为;

合同行为

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共同实施的行为。

易言之,诈骗行为是单方行为,合同行为是双方行为。

刑法的聚焦点

是诈骗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严重到触犯刑律需施以刑罚处罚的程度;

民法的着眼点

则在于合同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否应赋予该行为以私法上的效力。

如果按照缔约手段与缔约结果划分:

刑法

关注缔约的结果,但最终落脚点在于缔约的手段是否构成犯罪;

民法

关注缔约的手段,但最终落脚点在于缔约的结果是否具有效力。

鉴于评价视角,评价对象皆有不同,民刑交叉案件中,刑法与民法得出有所不同的结论是自然的。

当事人一方的诈骗行为,从民法视角观察,属于单方实施地性质更加严重的欺诈行为。此时应评价欺诈行为的程度与结果,当其只有在超过了刑法容忍的限度,才会陷入到刑法的调整范畴,受到刑罚的制裁。

在逻辑上,诈骗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但双方的合同行为并不一定侵害国家利益。具体侵害与否,需要从民事合同本身出发进行具体评估。

换一个道德角度,刑事的有罪宣告,伴随着道德上的强烈谴责,这种给诈骗罪犯烙上的道德污名,即使花钱也无法纠正。

从某些方面上讲,其影响可能延续几代人。这种影响也是民法所无可企及的。

因此,诈骗行为构成犯罪与民事合同行为有效,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当然矛盾。

结语

对于民事合同效力的问题,我们需要聆听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智慧,我们需要开启民法视角,以民法的思维判断合同的效力,而不能简单地用刑法思维去取代民法思维,以单方的犯罪行为代替双方的合同行为。

笔者的结论是对于涉嫌诈骗犯罪的民间借贷合同,进一步引申到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其他民事合同,其效力并不当然受犯罪与否的影响。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传授犯罪方法和诈骗罪牵连的信息了解不少了,酷斯法希望你有所收获。

诈骗5000金额可以判刑多少年!网络诈骗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故意伤人罪应怎么判——法律规定故意伤人怎么判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