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养老诈骗案~养老诈骗案例宣传

2024-06-02 01:05 分类:经济犯罪 阅读:216
 

查处食品冒充药品欺诈老年人大案 (一)

查处食品冒充药品欺诈老年人大案

“有虫、肺气泡、白细胞偏少、肺结节、肾炎症、肝脓肿、高血压、糖尿病、结石”,甚至部分人还被诊断出“肾癌症、肠癌、小脑梗”等重症,而这仅凭戳手指验血就能诊断?又凭“苗益清”“清悠纤”两款压片糖果就能治疗?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涉嫌养老诈骗案。根据执法人员查获的客户诊疗记录,当事人累计为500余人开展疾病诊断,年龄普遍在60岁,销售产品的货值金额超百万元。

“产品销售地点在临安区156号,需要电话预约后对方派司机来接送。到店以后各种体检,不管你什么病,就配一种药。我爷爷人很瘦,还给他配这种药,都拉虚脱了,爷爷才跟我说。”

接到线索,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立即开展现场检查,发现有10本客户档案记录,均为体验客户的诊断疾病记录。当事人当场无法提供相关诊断依据和从事诊断人员的资质证明。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当事人章某伙同王某在该场所以医生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通过分级代理和晋级奖励等模式发展、招揽年纪大的客户来验血诊断。

据在该店接受过“诊疗”的老人反映,到店后有个女医生先用针把她手指头戳破,然后把血挤到玻璃片上,再放到一个机器里,过一会儿电脑显示屏就显示出很多图片。然后,医生就说她身体有“肺毒红细胞、寄生虫、肺气泡、有结节”等毛病,向其推销名为“苗益清”的药,称吃这种药可以治疗诊断出的这些病。“我一听身体有这么多毛病,吓坏了,马上花费1602元购买了6盒他们推销的‘苗益清’。”老人说。还有的老人同时购买了4盒“清悠纤”,共花费2844元。

经查,当事人向老年人推销的“苗益清”“清悠纤”产品为不同品牌的“压片糖果”,均为普通预包装食品,不存在保健功效,更无治疗疾病的作用。

执法人员了解到,很多服用了上述产品的老人出现了拉肚子情况,联系当事人,却称拉肚子是正常排毒。

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将章某、王某等人通过诈骗手段销售压片糖果案移送至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分局,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分局已对该案立案侦查。

执法人员指出,当事人虚构医生身份和在无科学根据的情况下,招揽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年人,通过戳指血化验诊断疾病从而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是一种典型的养老诈骗行为。该行为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侵害老弱群体的合法权益,应依法予以严惩。

临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践行“三服务”初心宗旨,组织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一线执法,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台州一老年人专向老人兜售“面膜”被罚,他瞅准了老年人哪些痛点? (二)

面膜就是起到美容保湿等作用,这些面膜能够治疗脱发,脑梗,听起来真的是有些屌丝,一款普通的面膜,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奇效,台州有一位老年人,可是却专骗老年人,这完全就属于是虚假宣传老人们其实最大的通病就是非常珍爱健康,所以才屡屡遭受到这样的骗局。

这就是一起养老诈骗典型的案例,来自浙江台州临海市的一名66岁男子被当地市场监管处罚款了5万元,男子把普普通通的面膜宣传的有奇效,可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高血糖,甚至还能够治愈坐骨神经痛,这听起来就是一种明显骗局,这种面膜深深是可以涂到全身进行活血化瘀等效果,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

男子采用网上聊天,还有上门推销等等方式,向老年人们推荐这款面膜,成为老年人,他非常理解老年人的这种心理,人在老了之后最期盼的就是能够身体健康,这是因为老人的这种心理才会屡次的遭受到这些养老骗局,但男子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已经涉嫌虚假宣传,昧着良心做事。

要想健康肯定是不能去依靠这些所谓的保健品,还是要保持基本的运动锻炼,身心愉悦,三餐规律作息规律,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种所谓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神奇面膜,也就只能骗骗老年人,现在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都会有一笔不错的养老金,他们的花销又并没有很多,所以这笔钱财通常都会被他们用在保养身体这方面,真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骗子的目标。

现在老了之后其实就很害怕生病,有时候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宁愿去相信一些所谓的保健品,也不愿意把钱花到医院当中去,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食用这些保健品就让身体健康,那就是再好不过,毕竟医院这样的地方确实是让人不想进。

江苏1500余名老人被骗近20亿,我们该如何警惕这种骗局? (三)

近日,江苏集中化判决5起养老诈骗案,被害老人达1500名,涉案人员数额达到20亿人民币,19名被告方被各自被判无期至6个月不一有期徒刑。5起诈骗案子中,有被告以家居养老服务、艺术品投资之名,吸收老年人变成企业vip会员,市场销售养老商品执行诈骗;也有被告将不正规的新项目包装设计成投资理财产品,在评书机里入录保健产品详细介绍,假冒电台广告,根据仿冒的投资分析师宣传策划项目投资等方法,蒙骗老人掉入诈骗陷阱。

近些年,以“养老”之名骗术层出不穷,发生“以房养老”“养老投资理财”“免费旅游”“药到病除”这些乱相。养老诈骗,不但危害老年人“钱袋”,还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乃至性命。2022年4月,中央政法委等12单位创立了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进行历时一年的专项整治。本次江苏严查养老诈骗违法犯罪便是对该行为的深层次贯彻执行,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利。5月21日,最高法再度表明,全国法院打压整顿养老诈骗专项整治调度会进一步明确了分阶段总体目标和每日任务,人民法院将把打压光芒指向以给予“养老服务”、项目投资“养老新项目”、市场销售“养老商品”、声称“以房养老”、代办公司“养老商业保险”、进行“养老一对一帮扶”等之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利的各种诈骗违法违纪。

不断以高压态势依法惩治养老诈骗,果断斩掉伸到老年人的“黑恶势力之手”,产生“不敢骗”的优良趋势,是十分立即也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也需要见到,相互配合反诈,根据防诈,完成“不可以骗、骗不了”,一样也刻不容缓。

本次“江苏1500多名老人上当受骗近20亿人民币”一事,引起诸多网友强烈反响。文旅产业中国舆情分析报告表明,34.62%的人对平均上当受骗100多万元觉得诧异,26.92%的人表明老年人上当受骗事情高发,23.08%的人期待有关部门严厉查处惩处,11.54%的人期待老年人们能以此为戒,3.85%的人对坑骗老年人的方式表明恼怒。从这一剖析看,政府部门之手和销售市场之手怎样保证更充足更高质量的养老商品,制订维护老年人交易的防护现行政策,让老人们对“养老”骗术视而不见,一样是一种反诈构思。

在养老服务层面,老年人在年纪、健康状况、经济发展标准、文化水平等领域具有较大差别,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必须创建一个多层面的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方式,对于差异要求老人设计方案不一样的服务,既确保老有所依,更激励老有所为。

在现行政策维护层面,不仅在收入分配、养老确保、医疗服务等有关体系和现行政策层面给与相对应的配套设施适用,也需要在老年人交易合法权益维护上下大力气。近日,深圳市公布《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其中有关老年人买保健品可“7日无理由”的要求,便是一个有利的措施。那样的措施何不扩张到养老服务行业。

总而言之,对养老的反诈防诈,不可以把养老纯粹当作对老年人的照料,更要当作是推动养老产业升级,发展趋势服务行业的重要途径。提升养老的服务项目级别,才可以真真正正培养生活服务业,才可以让老人们主动避开养老骗术。即然反诈防诈是对养老产业链的推动,那麼就更要加强养老商品的提供。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养老诈骗案~养老诈骗案例宣传,酷斯法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

经济基础是什么意思大白话;经济基础的意思

诈骗金额1500万判多少年__诈骗1500百万是多少年刑期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