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如何应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如何应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
贡献者回答特约撰稿/周伟林 众所周知,中央实行宏观调控之效果已经显现。不过人们还是担心,宏观调控会不会忽冷忽热,经济增长会不会如坐过山车忽高忽低?为何心存疑虑?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我们可以透过大环境的变化来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走的是一条旧式的工业化道路(即苏联提出的工业化模式),结果导致了几十年的短缺经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终于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受到来自内外两股力量的挑战和制约。一方面,长期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缺地、缺电、缺水、缺油成为普遍现象,原材料因短缺而急速涨价,甚至在我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背景下居然出现了“民工荒”。这表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已经改变,支撑粗放型增长的许多要素要么已不廉价、要么是得不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资源相当部分依赖进口,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遭遇到发达国家运用种种非关税壁垒手段尤其是严厉的“反倾销”惩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市场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两招(反倾销和反侵权)还将愈演愈烈。 只要看看几个数字,我们就会明白传统增长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2003年我国消耗各类国内和进口资源约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这样的增长能够持续吗?中国似乎比国外迟缓了几十年,现在才里里外外真实而强烈地感悟到当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警示的震撼力。 反思经济增长方式,难免不问及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何在?“李约瑟之谜”可以看作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视角。其疑问为:为什么中国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在历史上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什么中国科技和经济现在不再领先于世界水平?林毅夫认为前现代时期和现代时期技术发明的方式是不同的:前者,大多数技术发明源于工匠和农民的经验,科学发现是由少数天才人物在观察自然时偶然获得的,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因而在前现代社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上占有优势;后者即现代技术发明则主要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而得到的。由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不能诱导知识分子投资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以致未能发生科学革命,技术发明只能停留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而欧洲通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技术发明的模式也就转移到依靠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上来了。这只要比较一下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境遇就十分明了了。我们必须承认,当下中医确实没有超越老祖宗达到过的水准,但西医凭借其实验科学的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好内部体制、增长方式和外部环境这个三位一体的问题。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上海乃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应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有所作为,做好表率。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争取达到社会各种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获得帕累托最优状态。真正的社会进步,总是把经济增长与人们的福利水平联系在一起,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单是经济本身的总量扩展(表现为GDP增长),而且也是个人幸福的总量扩展。其次,培养企业家精神。城市的嬗变,锻造有活力的增长方式,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发现市场机会并借助熊彼特式创新行为来盈利的能力。上海要利用各种措施来营造一种催生有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家的商业孵化氛围,重点是鼓励民营企业家成长。这需要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自己的草根民营企业发展很艰难,想要培植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不牢靠的。第三,做好产业定位。其中深层次的问题不外乎:上海是立足于国际性大都市还是一个行政区?如果立足于后者,由于就业、税收和地区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客观存在,仍然离不开传统增长方式的窠臼。如果是前者,上海就会有一种全局的思维方式和合作精神,从区域进而全球一体化的立场来配置资源。最后,营造城市的适宜性。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和公共品也是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上海经过多年的旧城改造、新区及郊区外延扩张,开始转向内涵发展,注重品质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括就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和谐等全面进步。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所城市里要成为每个市民的愿景和行动。�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的优势和可采用的措施 (二)
贡献者回答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当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品的技术含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文/李义平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无疑与我们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因此,我们应当借危机之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充分注重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内需和外需两个轮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经济结构提升和自主品牌的建立。 两个“轮子”并驱 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是我国内需不足使然。中央政府高瞻远瞩,出台了一系列启动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所有这些都是十分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看,注重内需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同于小国的。 经济学对于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不同于小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十分经典的论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霍利斯·钱纳里在其著名的《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中进行了大国发展模式与小国发展模式的比较,其结论是:“大国发展形式的主要特征是较低的国际贸易水平。国家越大,且政策的内向性越强,它的经济就越趋于封闭经济的情形。在整个转变时期,典型的大国形式具有占国民生产总值12%的出口额,假想的半开放国家的出口额占6%。”小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大国。“那些在大国中导致有限贸易和平衡增长的因素在小国中产生了相反的影响。后者具有较少多样性的资源和较小的市场,这就使对外贸易的利益增加了,对大多数小国而言,外资也更容易得到”。这些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大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如果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资本短缺,应当更多地依赖对外贸易,那么,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且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就应当不失时机地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注重内需拉动,把注重内需拉动调整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 其次,注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更直接的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教训。 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曾经严重地依赖外需的拉动。一旦外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就会产生如下的情形:一是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甚大。例如2004~2007年,世界经济处于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对我国产品有着较大需求,我国经济就会处于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然而一旦世界经济较为萧条,特别是对我国产品有大量需求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较为萧条,减少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就会相当被动。这就是我国当前的情况。二是在经济严重依赖外需的情况下,由于原材料在外和产品销售在外,上游产品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扬会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上扬,形成输入性通胀。这就是我国2007年末到2008年上半年的情况。三是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的国家会要求顺差的国家货币升值,以缓解本国的经济压力。这几乎是美国面对对日贸易逆差和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惯常做法。处于逆差的国家要求处于顺差的国家货币升值,或者让本国货币贬值的做法对于顺差国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市场,任何市场主体都应当自我保护。从保护的角度讲,我们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并不否认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但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和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当是充分重视内需。即使就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也应当如此。 再次,强调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应当成为一种常态,是因为经济下滑时再去启动成本大于常态状态下的运行成本。 一旦我们从战略的层面理解注重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的时候,注重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成为一种常态。作为常态,内需是在一直稳健地、不间断地发挥着作用,内涵着发展的惯性和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启动内需,是在经济发展出现下滑的时候,情急之下借助于行政力量发动的,通过提升国内需求,阻止经济下滑的政策举措,通常是应急的。如果把内需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启动内需直接发力的是投资,其次才是由投资带动的消费。在我国特定的行政从属体制下,中央政府期望的目标和措施会在号召执行的过程中不断放大,甚至演化为亮点工程和形象工程。问题不仅在于此,问题还在于一旦经济下滑开始,再进行启动,就好像汽车停下来再重新发动一样,需要更大的动力。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内需作为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常态,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最后,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是外需和内需两个轮子并举。 内需和外需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外贸这只轮子,那么,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必须确立另一只轮子,这就是内需 ,是建立起一个消费型社会,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只有当两个轮子都健全的时候,我们的经济才能稳健发展。 危机中的反思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这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当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品的技术含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经济结构提升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结构提升就没有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提升引领经济发展的典型例证。试想,如果没有经济结构的突破,在一个不变的产业平面上,经济的发展总会有尽头的;一个不变的产业平面,不能包容无限的经济发展。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下,缺少竞争力。在萧条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广东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面对这次危机的教训时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给广东上了生动的一课。过去利用廉价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低端生产能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深层次矛盾暴露无遗。”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同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层次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强调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何以爆发的案例同样佐证了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以及结构提升的意义。亚洲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各国虽然出口依存度在提高,出口的技术含量也在提高,然而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是发达国家出口平台政策的一种应用。发达国家出售知识产权,既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也可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是一个先天不足、极易受到冲击的受制于人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此次危机中,各类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表现。深圳的研祥智能集团生产用途广泛的特种计算机。他们曾经只是台商的代理,但前瞻性的思维使他们未雨绸缪,最终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我国福建石狮市的休闲服装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技术含量,国内市场广阔、市场结构合理。自主品牌和广泛的市场认同使其在供需双方的架构中相当于卖方市场,资金回流顺畅,受到经济萧条的冲击并不大。有了品牌也不能一劳永逸,要使品牌所包含的内容永立潮头,还必须不断提高品牌的技术含量。以玩具为例,一些传统玩具厂家虽然也有品牌,但由于技术落后而很难经营,而把玩具和动漫技术、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却产品销路看好。 上述分析说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提升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 “全新”增长模式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是提升经济增长模式之机。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旨是人力资本的聚集,提升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早在上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就认为应当有总括的资本的概念,不仅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资本的概念,更要看到人力资本、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马歇尔也曾经深刻地指出,“自然”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收益递减,但“人”的作用则是收益递增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对增长过程的实际考察,认为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超过了物质资本。 那么,提升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没有矛盾呢?矛盾显然是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是以人数众多、而不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是一种着重于经济增长总量而并非提升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且其总量的增加也是靠更多的劳动投入而不是创新。 当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也不能一下淘汰,我们可以在辽阔的地域内进行梯度转移,在发达地区率先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应当是二元的,一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提升,另一种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 还应当指出的是,注重技术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保证就业并不矛盾。经济结构升级会在一个更高的平面上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经济结构提升后等量资本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产业结构升级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定的结构失业,然而只要加强学习,重新就业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且整个社会的素质也会提高。 我们还应当建立起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安排首先是市场竞争机制,市场本身是有选择的,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市场机制会强制性地淘汰落后。激烈竞争是产业结构提升的杠杆。其次是一个社会的激励性和包容性。要激励创新,宽容创新过程中一开始的“异端”和失败。最后,在我国特定的体制背景下应当研究干部的考核标准和选拔机制,使干部的行为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提升经济结构,有利于长期行为和科学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GDP。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
贡献者回答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转变难如人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如果不在增长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比如,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5%上升到这两年的50%。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看,2004年,我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1%的煤炭、30%的钢材。特别是能源消耗高,能源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至2000年一直是在1以下,而2001—2004年达1.29,其中2004年为1.6。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GDP总量比2000再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十一五”期间,单位产值能耗要求降低20%,去年要降低4%,而前三季度却提高0.8%。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需要。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一种型效益,即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型效益的增长主要依靠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工人加班加点,特别是产品价格上涨,而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组合方式没有得到改善,实际生产率和增长质量并没有上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形成了片面追求增长的倾向。同时,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还导致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如2004年我国电和煤的增长均大幅度高于GDP增长,电力增长弹性系数高达1.6,但供求紧张的局面并没有扭转。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对增长的过度依赖和基础产业比重过高的状况,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进出口贸易质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我国外贸已经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正处在从数量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一是与效益不够协调。三年来我国外贸平均30%的高增长,但是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以纺织品为例,2003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取消配额类产品出口数量猛增,对美国、欧盟的出口价格都下降了60%左右。2003年我国出口鞋类占世界市场60%,平均单价分别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不少出口商品“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我国出口数量扩张、增量不增效的特征明显。二是贸易摩擦增多。虽然我国贸易额占世界的比重不到6%,但对我们的反倾销案件却高达15%,到2003年,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1995-2003年,世贸组织成员共发起反倾销2416起,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356起, 2004年又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涉及金额12.6亿美元。 我国部分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已经很大,比如,我国纺织品出口占日本市场的73%、美国的17%,欧盟的16%,市场份额都居第一,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如果继续搞数量扩张和低价竞销,将会招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从进口看也是如此,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占全球贸易量的61%,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上涨近2倍,国际运费也因此上涨1.9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忧。因此,贸易摩擦既会给我国造成损失,也不利于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是不可持续的。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多次出现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导致投资需求膨胀。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本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 加上在这种增长方式下,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把注意力放在上项目、增投资、扩大经济规模上,容易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更加剧了投资需求膨胀的态势。二是引起价格水平上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点是高消耗、低效率。在经济增长上升的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资料以更高的增长,使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过度扩张,价格水平随之上涨。 如果生产资料价格上扬的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势必向消费品价格传导,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 三是造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工业部门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比重高。当经济加快增长的时候,具有短期迅速扩张能力的主要是加工工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并对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形成了较大的需求压力,而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短期扩张能力较弱,难以适应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很快就出现了产业瓶颈制约。
经济大起大落,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起大落,防止这种顽症的反复发作,使国民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注重能源资源节约,保护好生态环境,深化体制改革。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往往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即通常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这能够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但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核心技术。从实践上看,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第一,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既包括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突破性带动意义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也包括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重点技术和配套技术。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2、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不协调,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仍在盲目扩张;能源、原料供给不足与消耗高的矛盾并存;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不经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1)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4%、 47.3%和40.3%。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是个必然趋势,问题是在我国农业比重下降的过程中,并没有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同步转移。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然有3.6亿人,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万亿元左右,人均产出为5550元。包括农民工在内,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有5亿人,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6.23万亿元,人均产出3.25万元,后者是前者的5.85倍。这种结构性差别导致农业缺乏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能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构性原因。
(2)有区别、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专项规划指导下,切实抓好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发展,继续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发布和实施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等行业产业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控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抓紧制定加快我国服务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服务业各领域的产业分工,引导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咨询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升级服务业,鼓励和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又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社会就业扩大。
(4)重视解决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从产品生产能力看,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解铝、焦炭、水泥、汽车、化纤等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前几年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使供给能力超过有效需求;二是市场准入规则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新上了一批技术经济水平落后的项目;三是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进入重化工业的门槛过低,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是:通过协议低价供应土地的途径,导致大量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自然资源开采权和污染排放权无偿或低价取得,既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又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企业因此而获得超额利润但却没有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5)积极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很不充分。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首先,要根据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加快资源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能力向大企业集中。如煤炭开采、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石油化工、火力发电、建筑材料、造纸等行业。这种集中有利于采用技术先进的大型设备,有利于上下游一体化,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治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推进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我国大多数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企业从原材料采购、铸造、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到产品组装和包装,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加工组装型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小而专的小企业,就没有大而强的大规模生产。在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是实现大批量、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应大力推进核心企业外部的专业化分工。
3、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近两年粗放方式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作为一个资源需求量很大的发展中大国,依靠大量进口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因此,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二是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目标和政策措施。要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深入分析节约潜力,确定各方面节约管理的标准和目标,如以电动机、空调、照明用电为重点,推行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建立节水指标体系,完善设备用水标准和限额;强化节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四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总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5%左右,煤系共伴生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一些超大型复杂金属矿床的尾矿利用率仅有10%。五是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4、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世界银行估算,1995年我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尽快扭转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5、必须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活动主角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二是要深化财税改革。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这样GDP增速快,财税收入高。今后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体制;财政资金不再投资于一般竞争性产业,而要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规范土地收入管理办法,将土地收入和专项基金等预算外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管理;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增值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等等。三是要深化价格改革,重点是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四是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对于当前经济增长,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