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法条第234条,故意伤害罪是第几条 2019
随便踢人什么行为? (一)

答我的一个大学室友,她前几天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和别人发生矛盾就拿脚踢了对方,现在让对方报警了,我想帮忙问一下故意踢人属于故意伤害吗,报案后应该怎么认定呢?
刑事辩护2019-11-01宁夏中卫市
10w+ 浏览帮助5人
咨询我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
故意伤害罪犯罪客观方面
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一、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后者则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眼睛刺瞎的行为,就可构成故意伤害罪。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既可以针对人身的外表,造成外部组织的残缺或容貌的毁坏,又可以针对人体的内部,造成内部组织、器官的破坏,妨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总之,无论是直接由本人实施还是间接实施;无论是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应作具体分析。如果这种致伤动作本身为该项运动项目的规则所允许,这种伤害一般不能认为具有刑法上的非法性。如在足球比赛时,依据“合理冲撞规则”所实施而引起伤害的动作,一般不认为是伤害罪。如果比赛中动作粗鲁,明显违反规则要求,具有伤害他人身体故意的,也应按故意伤害罪论处。
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脚踢、推拉撕扯,不会造成伤害结果的,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伤害结果其表现可多种多样,有的是破坏了他人组织的完整性,如咬去鼻子、砍断手脚;有的是损害了他人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听觉、视觉、味觉丧失,精神失常等。但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则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如果没有造成轻伤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所谓轻伤,是指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鉴定应当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所谓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丧失听、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以及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损害的伤害。
故意伤害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区分故意伤害罪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殴打行为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并非绝对,而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脸肿的后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损伤。但这种行为都不属于犯罪,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需要指出,有时殴打行为与伤害行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例如拳打脚踢,有时只造成轻微疼痛或一点表皮损伤、皮下出血,有时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这种情况下,如何甄别行为人的行为的性质,不能仅以后果为标准,不能简单地认为,造成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死亡结果的就是故意伤害罪,而没有造成伤害的就是一般殴打行为。而应符合全案情况,考察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因素,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伤害他人,还是只出于一般殴打的意图而意外致人伤害或死亡。司法实践中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凡是打一拳、踢一脚造成后果的行为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二、区分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除未遂形态外,都必须以造成被害人伤害为前提。刑法第234条对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只在第2款明确规定了“重伤”的一种情形,第1款实际上指的是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情形。有人认为,损伤程度凡是未达到刑法第95条规定的重伤标准的就是轻伤;有伤害没有造成重伤的,就是造成轻伤的故意伤害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人体的损伤除了重伤害外,还包括轻伤和轻微伤害两种情况。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并不包括轻微伤害在内,在一般情况下,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决定了对人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应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因此,区分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主要应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凡是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受伤当时或治疗过程中对生命均无危险,或治疗后只使劳动能力有轻度下降的,都属于轻伤;凡是损伤仅仅引起机体暂时和轻微的反应,基本不影响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复的,就属于轻微伤害(表皮擦伤、剥脱、小范围的皮下血肿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轻伤害与轻微伤害区别的主要标志之
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复。一般说来,轻微伤害不需要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便能使其复原,或者仅采取简单的医疗手段和护理就能使伤势很快痊愈。而轻伤害在通常情况下都必须进行专门的治疗,有时还需要特殊护理。否则伤势就有可能恶化、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区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内容。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内容问题属于主观思维意识范畴。主观意识支配、制约客观行为;客观行为反映主观意识、检验主观意识。因此,要正确判定故意的具体内容,必须全面综合、分析案件的各种事实情况。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事实做结论。
故意伤害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刑法》
12
徐丹阳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债权债务、劳动纠纷
5.0
服务:
342人
主办律师
在线咨询
周诗雨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建设工程纠纷、婚姻家庭
主办律师
安徽睿正.事务所
在线咨询
张强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刑事辩护、合同事务
服务:
999+人
主办律师
安徽汉仁.事务所
在线咨询
北京圣运(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法律顾问、债权债务
5.0
服务:
999+人
执业:
25年
在线咨询
徐小龙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诉讼仲裁、法律顾问
5.0
执业:
8年
合伙人
在线咨询
精选咨询-刑事辩护
[律师回复]解答如下,您的儿子将同学推倒,造成同学受伤,您的儿子未成年,您作为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次事件是同学课间玩需发生的,不能说明学校存在未尽相应义务,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律师回复]邻里纠纷如果出现打架、严重影响其他人生活等的情形时,属于违反治安管理法的情形,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0w+浏览
10w+浏览
[律师回复]你好,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三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十周岁内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是过错推定责任,超过十周岁的在校学生,学校承担一般过错责任。如果是老师有过错,因为是职务行为,由学校承担责任;然后再由学校根据内部规定,对老师做出处分。
快速解决 “刑事辩护” 问题
10w+浏览
10w+浏览
付廷斌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事务、交通事故
5.0
服务:
999+人
主办律师
在线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92人正在咨询
[律师回复]解答如下,您的儿子将同学推倒,造成同学受伤,您的儿子未成年,您作为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次事件是同学课间玩需发生的,不能说明学校存在未尽相应义务,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10w+浏览
10w+浏览
黄鑫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事务、刑事辩护
5.0
服务:
173人
安徽年代.事务所
在线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3336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师回复]你想咨询的是什么法律问题
10w+浏览
10w+浏览
徐权峰律师团队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事务、医疗纠纷
5.0
服务:
128人
团队:
10-29人
在线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已帮助3亿+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律师回复]邻里纠纷如果出现打架、严重影响其他人生活等的情形时,属于违反治安管理法的情形,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温州女企业家被男友拳击身亡是怎么回事? (二)
答2019年3月20日晚10时许,杨观宝在苍南县家中,再次因家庭琐事与郑陈梅(温州女企业家)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杨观宝用拳头击打郑陈梅头部,致其摔倒在地昏迷,但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直至郑陈梅昏迷半小时后,才在赶来的家属陪同下将郑陈梅送医抢救。当日,郑陈梅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其头部的外伤、情绪急剧波动等情况可诱发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作死亡。
次日凌晨,公安机关接警后,在龙港龙城中医院抓获在现场等候的杨观宝。一审时,公诉机关当庭出示证据,并认为被告人杨观宝的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其明知他人报警,仍在现场等候抓捕,且如实供述罪行,系自首,可从轻处罚。
今年初,浙江苍南县法院给出一审判决,认定杨观宝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受害人家属表示难以接受,称被告人有故意拖延治疗、藏匿凶器的嫌疑,应以故意杀人罪判刑,因此已提起上诉。
扩展资料
事件详细经过
郑陈梅和杨观宝均是浙江苍南县人,两人是同居关系。郑清说,妹妹是1973年生,前些年因为开美容院、投资等赚了些钱,经济状况在当地相当不错,同村人的评价大多是“长得又漂亮,又能干”。
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妹妹邂逅初中同学杨观宝,后来两人办了酒席、拍了结婚照,并且也育有孩子,只是纳闷为何没领证。她说,妹妹和杨观宝合伙开公司,后来因妹妹有别的投资工作,经营主要交给杨观宝。再后来杨观秀加入,他是杨观宝的哥哥,变成三人合伙。
杨观宝供述显示,他和郑陈梅都是“二婚”,“结婚五年多了,之前感情都是挺好的。”杨观秀证言显示,“杨观宝和郑陈梅实际上是夫妻关系,只是没有办理结婚证,刚开始关系还是很好的,生育有一女儿。”
杨观宝供述,是因其做生意把家里的钱亏了200多万,郑陈梅要管财务,因此发生了不愉快。杨观秀指出,是杨观宝花了180多万,为公司购置了一批有问题的机器,致180多万的钱被骗走。
他说,“2018年底左右,杨观宝和郑陈梅为经济上的事大吵一架,听说杨观宝当时拿着菜刀,在砧板上敲了一下,郑陈梅吓得报警。”在他看来,郑陈梅一吵起来乱骂,而杨观宝就算生气也就说几句。
但是,这些说辞在另一方看来却并不是那么回事。郑清称,购置的机器有问题,是妹妹发现的,并且,经过清查,还发现公司账目混乱。“于是妹妹提出给她150万,她从公司退出来,或者她给杨观宝150万,他和他哥哥从公司退出来,但对方未同意。”
尽管有些摩擦,但是经过协商,双方还签署了一份协议,明确郑陈梅为公司财务经理,并制定相关公司资金使用规则。当众人以为这场风波已过,日子要逐渐好转的时候,不到一个月,突然传来噩耗,郑陈梅死了。
我被人打了,不知道是谁,能抓到人吗 (三)
答如果您在周边设有录像设施的环境中被打,通过公安人员调取录像资料,可以找到打你的人。如果没有录像、无人给您指证,抓人是没有希望的。
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案例:一司机驾车追尾并殴打他人 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北京市公安局通报了一起因车辆追尾事故引发的殴打伤人事件处理结果,司机王某因驾车追尾后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通报,5月25日8时许,市红十字会借调司机王某(男,30岁,本市人)驾驶单位车辆搭载马某某(男,52岁,本市人)在朝阳区西坝河南路与孙某某(男,52岁,本市人)驾驶的车辆发生追尾事故,王某与孙某某发生争执,并对其进行了多次殴打。期间,马某某曾下车劝阻未成。
接警后,朝阳分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询问当事人、走访现场目击证人、组织辨认、调取监控录像等工作,查明了案情,证实了司机王某殴打他人的违法事实。
经法医鉴定,孙某某构成轻微伤。5月28日,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
通过上文关于故意伤害罪法条第234条的相关信息,酷斯法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