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打架赔70万
- 1、三国中马良才能怎样?刘备70万攻打东吴除了诸葛亮就没其它谋士了吗?马良作为军师怎么会想不到东吴会用
本文提供以下相关文章,点击可跳转详情内容,欢迎阅读!
三国中马良才能怎样?刘备70万攻打东吴除了诸葛亮就没其它谋士了吗?马良作为军师怎么会想不到东吴会用 (一)
答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马良也是善于内政和外交,两人都没有什么太杰出的军事才能。刘备军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军事谋士,刘备才是蜀汉中军事最厉害的,每逢打仗,刘备总是自己亲征,诸葛亮坐镇后防统筹全局和粮草支持。而法正才是历史上刘备的首席军事谋士,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可惜法正在刘备称帝前就病死了。
公元222年,蜀、吴因关羽之死而爆发的彝陵大战,蜀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蜀汉的兵力大约5万人,而东吴的兵力也就大约5万人。战斗初期,蜀汉是水陆并进,但是东吴坚守不出,打消耗战,蜀汉进攻不利,恰值酷暑时节,闷热难耐,蜀汉最后只能弃舟登陆,留给蜀汉的无非2条路,第一,退兵,但刘备不肯,第二,熬过酷暑时节,屯兵休整,但在光秃秃的陆地上肯定不行,会热死的,于是刘备屯兵深山老林避暑,打算秋后再发起进攻。东吴方面,陆逊也不是一开始就计划火攻,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他等刘备屯兵密林后,派小股部队偷袭刘备,未得逞,但是看到刘备的驻军方式,才想到了火攻;
夷陵之战,以刘备惨败告终,最终改变了三国格局和走势。
所以,在《三国演义》里,虽然罗贯中偏袒蜀汉的意图明显,但是不管,他都不可能把蜀汉写成打赢的一方,要把蜀汉写成打赢了,那么东吴主力也将不复存在,刘备趁势占领江东,这不成意淫了?
因此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的谋士就以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等人为主,庞统随着刘备入川,庞统死后,诸葛亮也入川,马良留在荆州辅佐关羽,荆州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法正在刘备入川后不久就病死了。
你且看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伐吴前如何安排的: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黄权、程畿为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
《三国演义》里,刘备已无太多谋士,马良也不是以参谋的身份参战,而是以文书的身份,可见即便在《三国演义》里,马良也不善于军事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因报仇心切,以70万大军起兵伐吴,并任马良掌理文书,马良劝阻,但刘备不听,孙权拜陆逊为都督,马良劝刘备需要提防,但刘备又不听。吴军坚守不出,马良认为吴军必定在等待蜀军的变化而作出行动,刘备再次不听。虽然马良没想到东吴会用火攻,但是好歹想到携带地理图本去请教诸葛亮。可见马良还是头脑比较清醒的,至少在《三国演义》里,无其他人提出过谏言。正如前面所说,即使马良想到东吴会用火攻又如何,刘备不肯退兵,攻又攻不下,大军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本来就不方便,不屯兵密林里避暑,纵然东吴无法用火攻,这么熬下去,刘备大军也热得没战斗力了,到时候东吴大军以逸待劳,寻机偷袭,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酷斯法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