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庭暴力我们是勇敢的说不;还是为了孩子 家庭默默的坚持?
面对家庭暴力我们是勇敢的说不;还是为了孩子 家庭默默的坚持? (一)
贡献者回答任何人都不该为了孩子而忍受家暴。
近日,西安男子王某飞家暴事件频上热搜,在前前后后的新闻爆料中,我看了一条十分令人痛心的消息:疑似王某飞的妻子回应称,她的父母让她为了孩子忍耐家暴。
不论这条消息是真是假,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是抱着“为了孩子忍耐家暴”这个想法而继续生活的,尤其是家里的长辈。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大人就该忍受家暴,装作若无其事。
作为一名婚姻情感zi询师,我想说,这个想法错得离谱,任何人都不该为了孩子而忍受家暴,这是不合理的。接下来,我就谈一谈为什么我这样说。
首先,我们都知道,家暴已纳入刑法,是违法行为,更是恶意伤人,所以面对家暴我们应该零容忍,绝不姑息。
其次,家暴会给被家暴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这些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没有人有理由忍受这些伤害;而且,一味地忍耐只会换来家暴者更深的伤害,让家暴愈演愈烈,直到被家暴者内心彻底崩溃,以极端的方式来逃离苦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所谓的“为了孩子忍耐家暴”,不仅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重:
第一重:家暴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
在家庭中,一方的暴力行为不仅会伤害伴侣,还会伤害孩子,因为在存在暴力行为的家庭环境中,家暴者是家庭的权威者,其他人都是被支配者。
通常来说,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都来自于家庭,但充满暴力行为的家庭环境往往只会让孩子觉得恐惧、不安全和想要逃离。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会很难信任别人,内心也没有安全感,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变得孤僻、偏激、暴躁等不健康的性格。
第二重:孩子会产生“妈妈是为了我才受伤”的羞愧感。
我发现,很多为了孩子而忍耐家暴的人,尤其是一些女性,往往会把自己婚姻生活痛苦的原因归咎到孩子身上;有些人甚至还会跟孩子抱怨自己内心的苦,直接埋怨孩子,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才不和你爸离婚!”“要不是你,我至于受这么多罪吗?”这类话。
虽然他们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表现会让孩子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妈妈之所以会受到伤害,都是因为我!”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愧疚、自责的心理,觉得是自己亏欠了母亲;但实际上,家暴问题并不是他造成的,他根本无力改变,于是他就会感到很无助,很煎熬。如果孩子长期困在这种无助中,以后遇到了问题也很难直接面对,更无法培养自己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将会严重影响到他将来的正常生活。
第三重:孩子未来很可能复刻父母的家暴行为
有些在家暴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为了削弱自己内心的无助感,让自己的内心形成完整的秩序,会刻意合理化甚至美化家暴行为。
比如,他们会认为:父亲也有他的不得已、夫妻俩打打闹闹很正常、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人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等等,并刻意忽略自己年幼时的恐惧和不安,从而把家暴行为合理化。
久而久之,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自我洗脑”,把家暴看成正常的家庭模式。而且,在他们身上,可能还会出现家暴的轮回;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学着自己父母的样子对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做出暴力行为。
因此我认为,在遭遇家暴时,任何人都不该为了孩子去忍受,因为你自以为的为孩子好实则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更别说你自身受到的伤害了。
愿你珍惜身边所爱之人,学会爱,付出爱,收获爱。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家暴该不该为了孩子而继续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