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心理抚养,心理抚养心得体会
- 1、李老师课程分享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自我总结
- 2、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 3、心理抚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 4、家庭中的心理抚养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李老师课程分享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自我总结 (一)
贡献者回答1、孩子的很多问题源于早年,早年的问题源于家庭教育
2、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3、娇宠的孩子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吃不了苦(例如学习的事情,到初中学习压力增大开始显现出来:能学不学到逃学再到到游手好闲至惹是生非)
第二说不得
4、所有的 社会 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所有的人的问题都归结于早年,早年的问题可以归结于家庭和教育,且家 庭第一,教育第二。
5、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等于 社会 的和谐;凡是家庭观念重的地方,那里的 社会 都会比较和谐
6、人的早年非常重要
7、“人性”其实就是人的 情感 ,没有 情感 就没有人性
8、七个观念即七个理念:
①所有孩子的问题或者心理问题都是滞后表现,要注重早期的教育
②未成年人的问题是成年人造就的,改变孩子先改变大人
③亲自陪伴要比提供丰富物质更重要:给孩子挣钱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不如教他做人做事的努力
④人性的培育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
⑤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性格:后天 社会 形成的行为方式)
⑥孩子的回报取决于父母的给与(给予他快乐、 健康 )
⑦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
9、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惊怕
10、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人的脾气是带出来的,一个人的脾气大小与父母的早年教育有关;人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人的残忍是孤独无助熬出来;人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11、青春期的问题都在青春期之前产生的,人在早年的变化最多,变化大可塑性就强,才有教育的价值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二)
贡献者回答李玫瑾
编者按:曾几何时,许多大人和亲爱的孩子之间,只剩下互相看不顺眼?或者如网友们戏称的那样:平时父(母)慈子孝,辅导起作业就“鸡飞狗跳”。即将到来的暑假,将是父母与子女密切相处的时刻,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心理 健康 成了家长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本期特别推荐两本心理类图书:《心理抚养》和《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 情感 、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 情感 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
对立反抗孩子爱生气、爱挑衅、爱争辩,好像吃定了大人。最难的是,每个成长阶段的对立反抗状况都不同。心理咨询师王意中的《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与指引头痛心更痛的大人,与孩子重建关系。对立反抗的化解,是关系的改善。并非只是单向要孩子改变,更不是逼孩子听话,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过情绪剧变。通过互信互重,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纾解情绪。
我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那是1999年,我开始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中,解析真实案例中各种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问题,其中讲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话题。
后来,从2003年起,许多人知道我则缘于我从事的一项专业研究,即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研究更多地用于疑难系列案件的侦查破案。我先后主持翻译了两本国外最新版的犯罪心理画像专著,并直接参与了一些疑难系列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及人物心理描述。
大家可能知道,刑事侦查特别讲究现场勘查和查找痕迹物证,绝对不能揣测和臆断。然而,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大多会避人耳目,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以前也没有现在如此完善的“天网”和大数据,警方该如何去分析犯罪人的内心活动,并描述出犯罪嫌疑人表现于外的心理特征呢?
尽管相当有难度,当我介入实案后,竟然有过多次成功的经历。这种假设在前、验证在后的过程,让我对人的心理逻辑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发现,人所有的心理表现必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生养孩子都是一个漫长的辛苦历程,稍有不慎,不仅父母以往的心血有去无回,还会让整个家庭未来都陷入痛苦之中。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即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使他成为一个有人性、有品格、有能力的人,让家庭幸福,也让 社会 祥和。
从2004年起,我与全国妇联、北京市 社会 心理学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讲座。2006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发表“心理抚养”系列短文。2008年,我应北京市 社会 心理学会的邀请,在国家图书馆做了一场公益讲座并被录制下来,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制作成光盘出版。2018年,这一视频被人传到网上,使很多人开始认识我这位“ 育儿 专家”。
2016年,我接到中国教育学会的邀请,参加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有幸接触到仰慕已久的孙云晓先生。在返京的飞机上,他一直与我讨论“心理抚养”的话题。聊到最后,他很认真地给我提建议:“你应该写书。你研究的‘心理抚养’很重要,很有用,一定要把它写出来,让更多家长知道。”
孙先生还传授给我很多科普著作的写作方法,但我因写惯了犯罪心理研究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专著,要写科普性质的养育类图书还是不太得心应手,再加上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一直拖延至今。现在,在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的帮助下,尤其是叶元美女士替我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讲座,使我的写作时间大大缩短了,我终于完成了心理养育的第一部分内容。本书重点阐述早年家庭养育中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奠定人一生的心理基础。
我知道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是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 情感 (心理抚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 社会 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 社会 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有人知道我的职业背景后,担心我的“ 育儿 说”会让父母把孩子视为潜在的罪犯来防范性地养育。如若这般推理,受欢迎的“ 养生 说”不就把所有人都想象为潜在的病患吗?这种说法可谓“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人周敦颐语)。
人一生不可能不得病,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需要防患于未然。虽然疾病的发生是不分贵贱、贫富和学历的,但肯定有其内在的病理,这就需要人们去研究。养育孩子也是这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父母去了解多种角度的相关研究和 育儿 知识。何况人是非常复杂的,这让家庭养育变得更加复杂。家里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对此感受甚深,因为对待不同孩子的方式要有所差别,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不同视角,不同背景,并不影响研究者们殊途同归。因为大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最高原则和理念也是相通的。只有全方位了解 育儿 中的各种可能和结果,才是完整的养育观。
链接
育儿 :养身容易养心难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的强调就是孩子未来的观念
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
情感 的培养必须是真实的爱
很多人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我们坐长途火车或 汽车 ,长时间坐着,如果没有报纸杂志和书籍,没有手机或手机没电了,就会觉得旅途漫长且难熬,无聊到除睡觉外只能找人聊天或打牌了。这是什么需求?这不是物质需要,这是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人特别内向,不愿或不会与人聊天就很麻烦。20世纪80年代,新疆到北京的火车要走四天,这趟车上经常出现旅行性精神异常现象,也称“旅途精神病”。有人做了一项实验,就是把参与实验的人独自关在房子中生活。
当然,这项实验比乘火车自在多了,而且结束痛苦感的主动权掌握在被试自己手中,如果被试不想继续实验,可以主动停止,床头就有一个按钮,被试只要一摁,门就开了,实验就结束了。当然,钱数也就出来了,想多挣点钱,你就得多熬点时间。
实验的大致结果是,被试平均待76个小时就出来了,熬过100个小时的人极少。也就是说,一般人四天左右就不想再待下去了,弄不好真会憋出精神病来。
当被试出来以后,实验人员马上对他们进行心理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对光、声音等的刺激变得非常敏感,在四五天之后才能恢复正常。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不在里面多待一会儿,其潜台词是“那样可以多挣些钱呀”,这些被试回答:“我们刚开始进去时挺好的,吃了就躺着,或者睡觉,睡醒了再想吃什么。但两三天过后就开始不行了,说不出原因的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再待下去自己就要疯……不得不出来。”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试想,一个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诉求、不能翻身也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像不像困在实验室里的被试?他还远不如这些被试,因为他不能由自己来结束这种窘境,只能哭喊着乞求别人过来帮他。
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婴儿缺乏视觉、听觉、触觉时,就相当于他的大脑缺乏必需的心理营养。
缺乏“心理营养”的结果从这个实验中已经知道:人会无法忍受,会出现心理痛苦,最后出现精神异常。还有真实的生活事件也可补充证明这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位外交官不知什么原因就被关进某监狱。很长时间他既没有报纸看,也没有广播听。每天除了有人定时送饭、检查他的状况之外,几乎没人理他。待久了他开始担心自己大脑会退化,于是开始练习大脑,回忆本国驻世界各国大使的名单。能当外交官的人当然非常聪明,他记忆力也很好,当他数出110多个国家大使的姓名时,有一个国家的大使姓名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服气,努力地想,但直到被放出来,他也没想出那个人的名字。他这时已经跟祥林嫂了,整天喃喃自语:“不要告诉我,我肯定能想起来!我不信我想不起来……”后来他写回忆录写到此事,说如果当时再不放他出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精神病人。这就是缺乏新鲜的心理感觉而导致的心理异常。
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无能无助时,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
所以,很多人从没有意识到婴儿有心理上的需要,如果以为早年的抚养只是喂喂奶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
(摘编自《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三)
贡献者回答父母都想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这离不开优秀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否健康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老年人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不磕着碰着就可以了,这样的家长只在乎宝宝的身体健康,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今未成年犯罪的事件越来越多,各种心理疾病频发,专家介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好对子女的“心理抚养”,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些人认为,子女最需要的是健全的家庭结构,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抚养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心理抚养。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种早期心理经历,人的心理问题则与其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对于家庭教育,建议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亲自抚养幼儿子女。0-1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期”,父母与孩子长期、持续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依恋”心理,给孩子带来生命初期的愉悦记忆,这是孩子形成心理自制力的基础和资本。父母亲自抚养,才有爱的言语滋润,才有父母与孩子的目光对视,而缺乏目光对视的孩子,往往伴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父母在孩子3岁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4-6岁实施性格抚养,要学会在孩子6岁前对其说“不”。人的性格形成期是0-1岁,定型期是12-17岁。在培养孩子性格的过程中,父母要克制其任性,防止其压抑,抵制其冲动,避免其自私和娇气。
针对目前一些大学生因生活挫折而自杀的事件,专家认为,这是当前部分青年缺乏意志力的表现。在幼儿期,父母应在心理抚养中重视意志的培养,可通过长跑、游泳等体育训练磨炼儿童的意志。
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与其幼年心理有密切关系,所以提醒家长朋友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家庭中的心理抚养 (四)
贡献者回答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赵承熙案说明: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努力会成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弱者,被动弱小就决定“他的一生是成人造成”。抚养人对被抚养者有:生命决定权;物质提供权;照顾程度权;个性决定权。“我,是怎么来的?”:我的胃口——喂出来的;我的脾气——带出来的;我的观念——唠叨来的;我的残忍——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百般迁就溺出来的。即使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结果。小林的案件。
事实上,宠爱不等于尊重,物质满足不等于完整抚养,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孩子从身体到思想,从时间安排到物质支配都处于被动状态,父母对孩子具有生命给予的决定权、物质提供的决定权、照顾程度的决定权、甚至是性格发展的决定权。许多父母或者成年人可能都没有这种清楚的意识: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不管你是否宠爱他们,成年人都是具有决定权的一方;而未成年人则是被动反应的一方。成年人是体力、智力、生活能力、财力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而未成年人不具有与你抗衡的任何资本,甚至有时连他们自己最基本的权利也无法意识并大声疾呼。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抚养,老师的教育,社会各方的反应或态度,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单方面的。一旦有偏差出现错误,对于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来说其影响都是深远的。不像人类制造其他产品可以重新再做或丢弃。人的一生是不可逆转的,人的成长具有关键期,一旦关键期因成年人行为的失误将会造成未成年人终身无法弥补的结果。未成年人被视为弱势群体还在于他们除自我生存、自我辨别能力弱化外,还有自我保护能力也很弱。
对于心理抚养心得体会,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