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贷款会计分录!短期贷款
- 1、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用以偿还前欠贷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 2、贷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用以偿还前欠贷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

优质回答1.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用以偿还前欠贷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00元
贷:短期借款20000元
2.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用以偿还前欠贷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00元
贷:短期借款20000元。
拓展资料:
1.会计分录三要素: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
3)记录的金额。会计分录的定义: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分录,简称分录。
2.会计分录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3.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做会计分录流程: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根据科目的性质和该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性质,确定借贷方向;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会计科目、金额是否正确。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贷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二)
优质回答关于银行贷款分录如下:
1、银行贷款为短期借款:
借入短期借款时: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期末计提利息时: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到期还本付息时:借:短期借款、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2、银行贷款为长期借款:
借入长期借款时:借: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利息调整、贷:长期借款——本金
期末计提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借:在建工程(根据借入的长期借款性质计入对应科目)、财务费用(费用化的利息)、贷: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分期支付长期借款的利息时: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归还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时、借:长期借款——本金、长期借款——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此外,财务费用也指“财务费用”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是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银行存款是资产性质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应付利息是什么意思?
应付利息属于负债类科目。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如何区分?
长期借款科目既核算借款的本金,也核算利息费用的调整。短期借款是指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不满一年的各项借款。区别:短期借款科目只核算借款的本金,不包括利息费用的调整,长期借款科目既核算借款的本金,也核算利息费用的调整。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短期贷款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