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全款买入然后抵押
有人将买房鄙视链编成了一个段子,“全款买房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门口,公积金贷款的请把共享单车挪一挪”,妥妥地将很多买房者的无奈情绪都表达了出来。
通常来说,能高比例首付的购房者应该挺容易买到房,可现实偏偏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人能全款买房,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换一种方式买房
据了解,近日有不少北京购房者都在买房上碰到了难题,比如购房者王女士,她想买学区房(属于二套),愿意接受七成首付,结果被全款付清的购房者给挤掉了。
和王女士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吴先生,他表示,自己看中的房子总价接近500万,没法全款付清,必须做按揭。但房主却表示现在银行按揭款回款很慢,所以一次性付款的购房者优先。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来那么多可以付清全款的人?
据了解,“全款付清”的购房者中,除了拆迁户、卖掉一套房子凑钱的购房者外,还有不少人选择了全款买在抵押的方式购买新房。
什么是“抵押贷”?
所谓“抵押贷”,就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产(住房、商 住两用房)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一次性或循环使用的消费或经营用途的贷款。
也就是说,购房者只要自己名下有房,就可以将这套房子抵押给银行,从而贷到一笔钱。比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市场评估价是2万每平米,抵押的时候按照6成来算,就可以贷到120万元。所以,只要房款缺口不是很大,不少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购房。
其实“抵押贷”由来已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根据相关规定,通过“抵押贷”贷出来的钱,只能用来经营和消费,不能用于购房。但由于现在监管难度大,银行很难确定借款人到底拿钱去做什么,也就导致现在仍有人通过这种方式买房。
虽说通过“全款买再抵押”能一次性付款买到房子,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有什么风险
1、违约风险
就算抵押权人是银行,借款人办理房产抵押贷款也是存在违约风险的,违约风险包括被迫违约和理性违约。被迫违约是指借款人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导致被迫违约是因为支付能力不足,这说明借款人有还款的意愿,但无还款的能力。理性违约是指借款人主动违约,权益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借款人可仅通过比较其住房中特有的权益与抵押贷款债务的大小,作出违约与否的决策。
2、流动性风险
房产抵押贷款是存在一些性风险的,其中包括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资金短存长贷难于变现的风险。现如今房产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风险体现在我国的住房贷款主要来源于公积金和储蓄存款,银行吸纳的储蓄存款属于短期存款,一般只有三五年,而住房抵押贷款却属于长期贷款。
3、经济周期风险
关于经济周期风险是比较少见的,是指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周而复始的波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相比其他产业,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周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4、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相信大家都懂,就是指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化,给银行的资产价值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是由其业务短存长贷的资本结构所决定的,利率的波动无论是涨还是跌对银行都会带来损失。如果利率上涨,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也随着上调,就可能增加借款人的偿贷压力,借款额度越高,借款期限越长,其影响程度也就越大,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
总结一句话只要正常还款不逾期你的本笔贷款就不会有任何风险。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房产全款买入然后抵押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