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检察院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其实也是强制措施的一种,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的法律主要依据主要是来自于《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严重犯罪、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但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里面明确了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如果要是简单提炼一下,就是针对犯罪程度不是很严重、放出来后不至于产生社会危险性的嫌疑人和被告人。
取保候审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发生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正式宣判之前,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有取保候审的可能,但在实务当中,最佳的申请时间是在公安机关报检察院批捕,检察院审查批捕的那七天。那么,公安机关正常是在什么时间报批捕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报批捕的时间如下:
一般情况: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重大嫌疑分子: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检察院审查时间: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因此,从拘留到报批捕的时间一般为三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四日,对于特定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三十日,检察院在接到报批捕请求后七日内作出决定。这意味着从拘留到检察院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最长不超过37天。从上面的规定上不难看出,检察院审查批捕的时间固定是7天,但公安机关报批捕其实是有三个时间,即拘留后第三天、第七天和第三十天。所以,如果要想研究取保候审,这三个时间节点就一定要把握住。这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黄金三十七天”,以及拘留10天、14天、37天的由来。
取保候审有保证金和保证人两种方式。但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缴纳保证金。这个保证金,在案件完结的时候是会退回的,当然,也可以冲抵罚金。
那么回到问题,取保候审就意味着没事儿了吗?显然不是。取保候审只是证明罪名不是很严重、刑期可能不会很长,也没有什么社会危险性。它释放出来的最大信号就是这个案子有可能争取到缓刑甚至是不起诉。但并不代表着刑事案件的侦查已经终止。案子还会继续侦查,只是人先放出来了而已。
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为十二个月,自采取取保候审之日起算。取保候审期满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且有必要延长取保候审期限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长,但每次延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我们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也经常能碰到取保候审超过一年的,这种情况也不用过分惊慌和过度解读。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酷斯法关于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