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曲霉毒素的范围是多少:赭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 1、赭曲霉毒素的简介
- 2、赭曲霉毒素的作用机理?
- 3、赭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赭曲霉毒素的简介 (一)
答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其苯溶剂化物熔点94~96℃,二甲苯中结晶熔点169℃。有光学活性[α]D-118°。其紫外吸收光谱随pH值和溶剂极性不同而有别,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3nm和332nm。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大米和黍类等)、花生、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动物摄入了霉变的饲料后,这种毒素也可能出现在猪和母鸡等的肉中。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动物肝脏与肾脏。这种毒素主要是引起肾脏损伤,大量的毒素也可能引起动物的肠黏膜炎症和坏死。还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它的致畸作用。
Hamilton等(1982)首次报道了大规模的火鸡赭曲霉毒素中毒症,此后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各国的家禽和猪场也有报道。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是由多种曲霉和青霉菌产生的一类化合物,依其发现顺序分别称为赭曲霉毒素A(OTA)、赭曲霉毒素B(OTB)和赭曲霉毒素C(OTC)。
赭曲霉毒素的作用机理? (二)
答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纯绿青霉 (Penicillium viridicatum)产生的一种霉菌肾毒素,可分为A和B两种类型,A的毒性较大。赭曲霉毒素在4℃的低温下赭曲霉即可产生具有毒害作用浓度的赭曲霉毒素。动物摄入1ppm体重剂量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天致死。常见的病变是肾小管上皮损伤和肠道淋巴腺体坏死。饲喂含1ppm浓度赭曲霉毒素的日粮3个月可引起动物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喂含量低至200ppb的日粮数周可检测到肾损伤。其他的临床症状还有腹泻、厌食和脱水。有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在赭曲霉毒素中毒呈地方流行病的地区,动物在屠宰时惟一可观察到的病变是肾苍白、坚硬。
赭曲霉毒素的病变机理主要是:
①、赭曲霉毒素A阻断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作用而影响蛋白质合成,使得IgA、IgG和IgM减少,抗体效价降低。
②、损伤禽类法氏囊和畜禽肠道淋巴组织,降低抗体的产量,影响体液免疫,这和赭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有关。
③、引起粒细胞吞噬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吞噬作用和细胞免疫。
④、赭曲霉毒素A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组织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赭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三)
答赭曲霉毒素是异香豆素的一系列衍生物。其中毒性最强的是赭曲霉毒素A (OTA), 这是一种特殊的肾毒素,会导致肾脏损伤。
赭曲霉毒素主要由赭曲霉菌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纯绿色青霉菌Penicillium viridicatum产生,其它的曲霉菌和青霉菌也有可能形成此毒素。其经常污染谷物和豆类,在凉爽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储藏的谷物和豆类尤其容易受到污染。在20℃—25℃时毒素的产生达到峰值。
生产中的赭曲霉毒素A中毒主要发生在禽与猪上。然而,所有接受赭曲霉毒素A喂食试验的动物均被证实对该毒素十分敏感。动物经常性地摄入的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达到几百ppb,即可造成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缓慢,还常伴有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力下降。赭曲霉毒素A中毒的其他一些典型症状还有饮水量增加,排尿频繁且尿量大,那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引起的。由于排尿增多,猪舍的地面非常肮脏潮湿需要每天清洗。猪被宰杀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肾变大,颜色呈灰白色,皮质层表面不均且呈纤维化,肝脏也可有明显损伤。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酷斯法希望赭曲霉毒素的范围是多少:赭曲霉毒素限量标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