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费用多少一年。戒毒所一个月多少钱够用
2018年12月20日贵州日报改革开放专刊
建场初期民警生活照
1957年,第一代三江人牵着骡马、扛着农具,浩浩荡荡地来到这个人迹罕至,当时被称为“猫儿坝”的地方。
他们每天在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间顶日头、转山头、啃馒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曾经的“猫儿坝农场”、“三江果树畜牧场”、“贵阳市三江劳动教养管理所”,再到今天的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当年的荒山变成了果园,洼地变成了良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三江戒毒所始终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经历了强制劳动、劳动教养和强制隔离戒毒三个工作时期,对维护省市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建立全国统一司法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启动仪式现场
从无到有 四十年变化翻天覆地
12月12日,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场以“忆三江艰苦奋斗岁月 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展新时代三江面貌”的座谈会,在三江戒毒所召开。
说起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大伙儿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现在山变了,水变了,路变了,电也变了,高铁站、医院、公安机关、驾校……越来越多的单位搬了过来,以前乌当区的穷疙瘩,现在成了休闲养生的观光地。”三江所保卫科科长罗吉荣说。
“这月初,园区内的沥青路刚铺好,现在车子能够直接开到家门口了。”职工大队教导员金丽指着窗外说。
三江园区内道路整修前后对比图
提起路,即将退休的老干警金良贤忍不住插上了话:“以前路烂、坡度大、路况也不好,交通车就是一辆大卡车,从贵阳到三江单边车程最快都要2个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就到市区了。”
“对对对,还记得1982年的时候,交通车有次翻在了路上,当时车里的34名职工全被甩出了车外,好在大家都只受了点轻伤。”今年57岁的干警金良虎是金良贤的族兄弟,从小生在三江,长在三江,工作也在三江。
座谈会上的很多人和金氏兄弟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三江人,提起三江的变化,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无论是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是今非昔比。可以说,三江的发展变迁,都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王燕,现任三江所生活保障科科长,她回忆道:“以前三江的生活用水全靠雷打岩下的三江河水,水质差,水量得不到保障,遇到枯水季节,科里的人经常外出去挑水。”
2005年7月,贵阳市北郊水厂的三江自来水供水工程建成,从此,三江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建场初期的水电站
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中,有一位被大家称为“李书记”的老人,他便是当时三江社区的第一任书记李应钦。
“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三江后,农场供电跟不上,那时候我们还经常用煤油灯。”李应钦回忆道:“建场初期,第一代三江人利用天然水源在深沟里修了一座25千瓦的小型发电站供农场使用,后来市供电局也给我们牵了线,但还是不够用,老停电。”
“李书记,您说的都是老历史了,现在,市供电局为我们解决了高压双电源供应,电源供应充足得很。”现任三江社区书记金香芬说。
“是啊,是啊。这几十年来,三江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啊!”李应钦万分感慨。
建场初期三江农场办公楼
以人为本 从强制劳动到强制隔离
三江劳教所始建于1958年1月,初建时只是一个小型强制劳动农场,1961年开始收容劳教人员,正式改为劳教农场,隶属于贵阳市公安局。到2005年底,劳教体制几经变革,教育改造质量逐年提高。
2013年,三江所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全国尚未统一戒毒管理的情况下,三江所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探索戒毒人员管理。当年12月,全国人大废除劳教制度后,全国劳教所转型为戒毒所,至此,三江所开始探索全新的司法戒毒模式。
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新貌
“以前对学员的教育更多来源于实际劳动,而现在实行的是以人为本、科学管戒。”干警陈光松说起了一大队戒毒人员赵某某的故事。
2017年3月,赵某某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戒毒过程中,赵某某破罐子破摔,不服从中队管理,甚至与管教民警对抗,被列为重点关注人员,属于不易教育矫治对象。
无家人探访,生活窘迫,长期吸毒的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在中队没有其他戒毒人员愿意与之接触……直管民警细致记录下了赵某某的一点一滴。
直管民警了解到,赵某某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他未吸毒之前曾经营过饭店,并且小有成就,还扶持过家中弟弟读书、就业,后因多次吸毒,屡劝不改,家人与其断绝联系。
多次强制戒毒激化了赵某某与家庭间的矛盾,他认为弟弟忘恩负义,记恨家人的不闻不问。
为了化解他心中的怨恨,中队领导和直管民警连续三次到赵某某家中,动员其家人,特别是他弟弟来此探视。
赵某某生日这天,当他在亲情间看到久违的亲人们和桌上的生日蛋糕时,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兄弟俩哭成一团,这场精心准备的生日会见,打开了赵某某的心扉。
“你再不戒毒,我就没有你这个哥哥。”弟弟说的这句话让赵某某刻骨铭心。
此后,赵某某主动接受教育矫治,因从事习艺劳动培训表现优异,2017年获得大队评定的教育矫治标兵称号,还在参加所部汽修技能培训中顺利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大队2018年5月份优先考虑评估解除强戒对象。
戒毒人员开展文化活动
通过反复实践、学习和摸索,三江所固化了三个工作理念:一是坚持以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病人和弱者的三种属性为根本,推动实现科学戒毒。二是坚持以社会化为核心,大力推动科学戒毒。三是坚持以变革管理方式为动力,全面促进场所由转型到定型。
按照人性化的思路,三江所建设了全省戒毒系统最大的学员超市,学员在场所内可以持卡自由购物,从事生产可以取得劳动报酬,闲暇时可以散步、看书、写字、从事文娱活动。
作为社会治安的“调节器”,三江所大力实施文明大队和规范化管理的战略,并积极推进收容布局调整。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8900万元,重建七个大队共计13.3万平方米,2015年实现场所收治能力由1500人到3000人的翻番。
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及省和国家禁毒委领导多次深入三江实地视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批示,对三江所整体工作予以肯定。
戒毒人员打扫宿舍卫生
科学戒管 助力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病人和受害者,如何让他们在所内重塑,回归社会,这是三江所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2017年9月25日,一封来自戒毒人员的感谢信出现在三大队办公室,写这封信的刘某表示,要坚决戒掉毒瘾、积极改造。
原来,2月初刘某与妻子共同吸毒时被贵阳市公安局查获,夫妻二人均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而家中尚有两个未成年孩子无人看管,刘某担心两个孩子,内心感到愧疚,情绪也很低落。
民警梁裕松等人找到了刘某的二哥,为了让刘某安心戒毒,他二哥表示会代为照顾8岁的侄儿明明(化名)。
8月下旬的一天,当刘某从二哥处得知儿子因在白云区登记居住未满半年,无法办理居住证明,导致无法上学的情况后,情绪变得极为低落,这一切,都被中队管教民警看在眼里。
了解情况后,中队民警立即上报,此事引起所领导高度重视。贵阳市司法局副局长 、三江强戒所党委书记、所长邓兆湖当即指示:不管面对的困难有多大,一定要通过“科学戒管、长期联动”工作解决好孩子的上学问题,让戒毒人员安心戒毒!
据了解,“科学戒管、长期联动”是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模式的最大特点,通过构建“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的工作体系,真正做到了有机制、有办法、有平台、有调度、有效果、全社会共同参与。
新时代警风警貌
政府职能部门进驻戒毒所,让“专业部门干专业的事”。三江所先后与贵阳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体育局、市禁毒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社会团体深化合作,着力推动戒毒场所负责依法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治理、民政部门负责综合救助、教育部门负责文化教育、人社部门负责职业技能培训、体育部门负责体能康复培训以及共青团、残联、妇联等部门联动管理的科学戒毒工作联动机制。
“让每位戒毒人员子女不再因为父母吸毒而辍学”,便是多家联动中的一项内容。
在贵阳市禁毒办调度下,通过贵阳市教育局协调,开学期间,管教民警与刘某二哥带上相关手续,前往白云区沙文小学为明明办理了入学报名。
但由于居住证问题,明明还无法按正常程序如期上学,三江所又与白云区政法委、禁毒办沟通协调,联系到沙文派出所并得到大力支持,为明明开通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居住证明。
“警察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们的帮助”。在小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周,民警梁裕松、毛云、陈琪为明明买了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带着孩子到校报到,明明懂事地对民警表示感谢。
据悉,2015年以来,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的模式,汇集部门力量,社会资源,积极构建起“安全管理、戒毒治疗、心理矫治、文化教育、体能康复、职业培训、后续帮扶、长期联动”八位一体的科学戒管模式,实现戒毒人员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技有所长、人有所管,在解决所内重塑、回归社会的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应遏制毒情需要的科学戒管模式。
民警与戒毒人员谈心交流
巩固成果 社会医院入驻戒毒大院
毒品易染,毒瘾难戒。戒毒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少学员长期吸毒,身体被毒品摧残,意志颓废,身体患上了多重疾病,成了一个生理稽延性症状严重的病人,为解决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医疗技术人员短缺、医疗设备简陋等多方面问题,三江戒毒所与贵阳市卫计部门联动推进医疗社会化。
2015年3月,“乌当区人民医院三江分院”挂牌成立,戒毒人员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工作交由地方医院接管,开创了社会医院进入戒毒大院的先例。
戒毒学员身体孱弱,患病比例比普通人高,涉及外科、内科、五官科、皮肤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疾病,有不少多重疾病缠身的疑难杂病病员,多器官受损的复杂病员,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贵阳车站到三江所参加预防“黄赌毒”违法犯罪警示教育活动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三江所同乌当区人民医院经过协商,决定在乌当区人民医院急症科增设了一个监管病房及乌当区人民医院特殊病区,负责收治三江所的特殊、危重病员,特殊病区设置了8张床位。
时间就是生命,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乌当区人民医院特殊病区能在第一时间接纳戒毒所快速转送到来的危重学员。省去了付钱,挂号等手续,特殊病区随到随收,从学员发生情况到送至特殊病区重症监护室急救,只要20分钟左右,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据统计,截至目前,三江分院在所内开展门诊治疗48559人次,住院治疗1343人次,抢救危重病患13人次。
戒毒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让戒吸毒人员提高操守保持率,降低复吸率。三江所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戒毒康复指导的社会化模式,加强各类戒毒措施的关联性,完善戒毒工作的全链条,确保所内所外衔接顺畅、一体化运作,做好回归指导中心工作和加大衔接帮扶力度,推进戒毒康复的社会化延伸其更多社区无缝对接、创业就业,有利于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从而巩固戒毒成果。
三江民警参加“6.26”国际禁毒日宣传
为全面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的司法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司法戒毒工作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2018年8月29日,三江所举行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启动仪式,明确将全国司法戒毒所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戒毒基本模式,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并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5个专业机构。确认当前全国司法戒毒由转型为定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面貌应对新挑战,新步伐迎接新机遇,邓兆湖表示:“在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进程中,三江所将坚持规范化执法、人文化管理、专业化戒毒、社会化矫治的工作理念,努力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明白戒毒所费用多少一年。戒毒所一个月多少钱够用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酷斯法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