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保险诈骗五万的量刑标准!骗保5万

2024-05-29 10:15 分类:经济犯罪 阅读:
 

前言

众所周知,飞机经常会因为意外情况导致航班延误,而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导致的旅客损失,航司和保险公司因此开发了飞机延误险

但一些“有心人”在不断钻研下,找到了其中的漏洞,并借此大发横财。

而2020年南京警方就接到这样一场案件,当地的保险公司报案称有人利用飞机延误险的漏洞骗保在五年内利用900次飞机延误骗保获利300万元

面对警方的质问,涉案女子李某却坚称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只不过“钻了规定的漏洞”。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那么,这位李女士的找到的“漏洞”真的合法吗?她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飞机延误的漏洞

2015年,来自山东的李女士在南京市准备乘坐航班返回家乡看望母亲时,却被机场告知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

就在李女士在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理论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因为意外勾选而购买了“航班延误险”,按照上面对于飞机延误的赔付标准,自己竟然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于是,李女士迅速选择了办理退票手续,得到了这笔“意外之财”,原本的糟糕心情也因此变得十分愉悦。

这时候,一个念头出现在了她的心里,是否可以利用飞机延误来发一笔“横财”呢?

因为李女士曾经在航空公司做过空姐,可以通过天气状况可以大概预测当天的飞机是否会出现延误情况。如果李女士对于航班延误的预判成功率较高,那么就在“天气赌博”中有着丰厚的获利空间。

在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后,李女士迅速开始了行动,她迅速查阅了附近机场的天气预报,发现了一个正处在暴雨预警状态的城市,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前往当地的机票。

因为是第一次实践,不清楚自己的“骗保”行为是否会被保险公司注意到,所以她只买了最低档次的航班延误险。

结果第二天李女士真的得到了航班取消的通知,并顺利地通过了理赔程序,获得了航班延误的赔偿金。

这次成功的“投机”行为让李女士十分兴奋,她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决心开始自己“预测投保”的事业。

因为在航空公司工作期间的专业经验,李女士通过各种天气预报软件密切关注全国机场的气象动态,在发现可能存在延误情况的恶劣天气时,就会立刻购买机票。

在多次实验后,李女士的天气预测技术迅速提升,她不但购买的延误险赔付成功率很高,甚至还能因为提前多日购买获取更高的赔付金

因为获利颇丰,这位“天气大师”决定放弃自己作为空姐的本职工作,她向航司提出离职,开始专心盯着手机电脑,投身这个大有“钱”景的“事业”中

因为收入的迅速提升,李女士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提升,开始纵情享受起奢华的生活,而她对于金钱的渴望也在不断增长,最终她开始了“组建团队”。

“团队作案”

因为担心自己赔付次数“过多”引起航空公司的注意,李女士以“投资理财”的名义向其他亲友索取身份信息,很快就拿到了几十个人的身份信息。

借助这些身份信息作为分身,李女士因为被航司发现的可能性大为降低,更加大胆地通过预测天气和延误情况购买高额延误险。

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她还向之前的空姐同事打听内部消息,在天气原因的延误之外还扩展到了一些其他的延误险品种

后来,分身无术的李女士为了能够在获利之余更好地享受生活,还找到一些亲朋好友帮助自己处理信息。

他们通过天气预测提前购买机票,在发现天气状况不会出现延误情况立刻退票,如果延误可能性较大就购买最高额度的延误险,如果延误风险较小,则选择较低额度的延误险

为了确保“业务”的精准,李女士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簿,记录自己每天的天气预测和当天的购票记录,确保可以收到每一笔延误险的赔偿。

随着李女士的不断“扩张”,她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通过压中了900次航班延误而赚取了三百万元的赔偿金

行为曝光

因为航司一直没有察觉,李女士也逐渐放松了警惕,她的购票行为也愈发频繁。在一次航班中,贪婪的李女士同时使用五个人的身份购买了最高标准的延误险,从中获取到十多万元的索赔金。

觉察到不对的保险公司对此展开了调查,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次航班里以李女士为代表的“索赔人员”都是“老面孔”

在调取了李女士和其他乘客的购买记录后,保险公司很快就确定了李女士在故意利用延误险存在的漏洞,通过使用多人身份信息谋取私利的行为,相关负责人向南京市公安局报警。

在警方的调查下,李女士使用近三十个身份信息利用延误险漏洞而获取近三百万元赔偿金的行为很快就得到确认。

南京警方立刻对李女士进行了拘捕,在李女士的居所里,警方还搜查到了大量用于记账和航班信息的纸质笔记材料,还有清晰记录了其向各大保险公司索赔的详细信息。

面对警方的询问,李女士振振有词地表示自己所有的购票记录都是合法的,自己获取的延误赔偿金也是凭本事赚到的合法收入

在记者对该案报道后,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他们在很多网站上都发起了对此案的讨论和投票。

行为争议

因为保险法对于延误险的规定含有“真实出行”的要求,李女士通过大量虚构身份和出行行程的行为并不满足这一要求,而且在获取赔偿金的行为中存在提供虚构的延误材料。

南京警方认定李女士的行为存在诈骗性质,因此对其采取了刑事处理

不过,虽然李女士的行为违背了保险法的诚信原则,但是对于其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依照“民事纠纷”还是刑事案件处理都引发了律师行业的讨论,很多知名律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北京的周兆成律师认为,李某无论是在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还是客观上的虚构行程,都符合诈骗罪的标准流程,而且涉案金额十分巨大,依照诈骗罪的处理并无不可。

而清华大学的法学院教授张建伟则认为,李女士并不存在真实的乘机意图,是符合保险法对于“虚构保险标的”的骗保行为认定。如果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可以在法官的自由裁决下认定为骗保的

而认为李女士无罪的律师则认为,该案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在相关的保险条款并不完善、投保规则有待改进。而且对于李女士是否构成“虚构保险标的”在业界、学界都存在争议,应当在民事领域内处理

即便认定李女士本身的购票行为并不符合保险法中对于延误险的赔付标准,相关航司和保险公司也应当选择向法院主张合同无效,而非寻求警方的刑事介入

而还有一些律师认为,因为李女士采用“团队”作案,对于其本人身份购买的延误险应当作无罪处理,只有涉及到借用他人身份证这一违反《合同法》的部分做骗保或诈骗处理。

不同于律师行业普遍认同违法,但对于李女士是否犯罪展开讨论,普通网友的态度则更为激烈。

而网友对于李女士的行为,则更多地因为保险公司和航司的过往行为,而倾向于无罪,认为是“合理”利用了漏洞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李女士的行为不但恶劣,本质上还损害了其他延误险投保人的利益,这会增加其他正常使用延误险的旅客的索赔成本。

而且,李女士的行为相当于“对赌”时通过作弊看牌,如果纵容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在近期存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真正需要出行的旅客或许将会被保险公司取消延误险的购买资格

而且,李女士的行为并不是第一例延误险的“骗保行为”,该类案件在北京、上海已经有过判决。

早在2019年,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就处理过一次类似的案件,被告人牛永东因为利用自助理赔系统的漏洞,反复多次使用他人名义申请赔偿,非法获利22万余元

东城区法院认定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存在虚构事实行为,且涉案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牛永东也被法院依法判处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三年有期徒刑。

而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在涉及到百万元的保险诈骗一般认为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规定,李女士则很可能在面对十年的刑事处罚

不过,因为李女士案情更加复杂,目前尚无法院正式发布的判决书

有保险行业的相关人士则认为,延误险作为一种低价低风险的跑量险种,其核保的流程主要依赖于诚信原则,由于成本很低,本身就存在被乘客“薅羊毛”的风险

而且航班延误属于事实个人行为往往很难追究,因此航司对于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不会使用“不划算”的启动调查赔付,李女士的“小聪明”才是她自食恶果的根本原因。

结语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今社会,任何赚钱手段,都应当局限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李女士的行为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

参考资料

1、环球网—一女子竟遇900次航班延误,获赔300多万元!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2020-6-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091362423702179&wfr=spider&for=pc

2、山东观察—薅飞机羊毛?青岛一女子遇900次延误航班获赔300余万元,结局被抓获归案 2020-6-10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3655610037698611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3、封面新闻—封面深度 | 诈骗还是无罪?女子薅航班延误险羊毛 获利300万引争议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3672784345235508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保险诈骗五万的量刑标准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酷斯法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涉嫌诈骗属于什么案件,涉嫌诈骗是定罪了吗

合同范本.购销合同6篇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