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饭碗”变“泥饭碗”?降薪传闻背后,薪酬决定机制在改变
- 1、银行“金饭碗”变“泥饭碗”?降薪传闻背后,薪酬决定机制在改变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银行“金饭碗”变“泥饭碗”?降薪传闻背后,薪酬决定机制在改变 (一)
贡献者回答 文|《 财经 》记者 张颖馨 严沁雯
编辑|袁满
“没赶上加薪,倒赶上降薪。此刻,被降薪的我坐在办公室里应对降薪的舆情。”一名不久前入职某银行品牌部的工作人员向《 财经 》记者表示。
近日,一张关于金融业降薪的聊天记录截图引爆社交平台。截图显示,应政策要求影响,国内金融业要全体降薪。其中,中信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降薪20%和30%。
随即,市场热议银行业将掀集体降薪潮。不少银行基层员工表示,近年来银行“金饭碗”变成“泥饭碗”,薪资早已“降无可降”。
8月7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回应薪酬问题时均表示,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和安排。
中信银行表示,根据中信集团部署,中信银行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资总额,工资总额与整体经营情况相挂钩。截至目前,中信银行没有统一降薪的安排。
据《 财经 》记者了解,确实有部分银行已采取降薪或变相降薪措施。其中,政策性银行此前已在筹划降薪事宜。对于最新是否有具体降薪安排,截至发稿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未向《 财经 》记者回应。
关于银行业是否会集体降薪的讨论愈演愈烈。有观点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实体经济遭受不小影响,从上市公司净利润来看,银行业独占鳌头,因此适当降薪有利于让利实体经济;亦有观点指出,银行业员工薪酬有涨有跌,应与银行经营状况挂钩。总体来看,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部分银行会有一定的降薪压力,但不存在大面积或大幅度降薪的情况。
针对降薪一事,某股份制银行总行工作人员透露,最近几个月工资确实出现下调,且部分内部福利已逐步取消。“没有收到正式降薪通知,但最近每月拿到手的工资相较之前来说,少了上千余元。”
“降薪的传闻似乎每年市场都会传,我们目前没有听说这个消息。”也有股份制银行员工向《 财经 》记者表示。
有国有大行中层管理人员告诉《 财经 》记者,并未明确收到与降薪相关的通知与要求。从近期工资收入来看,月度工资并未发生变化,但绩效维持不变甚至有所下调。“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绩效一般都会有呈上升的趋势,现在维持不变已经很难,相当于变相降薪。”
部分国有大行基层业务员则颇为担忧。相较于股份制银行等,国有大行的薪资水平本就较低,目前已经“降无可降”。据某国有大行业务员透露,疫情期间,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不足3000元。
另有城商行员工接受《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所在行没有提出降薪,但明显加大了考核力度。由于疫情影响,业绩指标难以完成,最终就体现为绩效工资的下降。
根据部分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2019年年报计算(未加权的情况下,按照“本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大致计算各家银行年度支付工资,再根据披露的员工数量,计算平均收入。由于各家银行年报披露的口径不一,统计会有偏差),从员工月均薪酬来看,股份制银行收入普遍较高。
其中,浙商银行、平安银行以月薪5万居首;招商银行的月薪为4.47万元(含派遣人员),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月薪接近4万元;城商行中的郑州银行、青岛银行分别为3.56万元、3.43万元;国有大行基本垫底,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2.23万元、2.38万元居后两位。
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17和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低于30%,而大部分国际主要银行成本收入比高于50%。这一方面与人员成本有关。中国商业银行人均职工费用低于国际主要银行,而人均资产规模在国际上却处于中等水平,约是亚洲新兴市场的1.5倍,相当于用较低的职工费用水平,实现了与国际主要银行相当的人均资产管理水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 财经 》记者,“近期传出金融业降薪的消息,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尤其受疫情冲击以来,各行业经营都受到冲击。银行业也不例外,需要让利实体经济,今年利润整体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市场普遍认为银行要压缩成本。”
一位国有大行员工向《 财经 》记者透露,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绩效工资就开始全部与业绩挂钩,“以前是吃大锅饭,绩效1/3与业绩挂钩,做得好的只会多一些;现在是全部挂钩,最近在我们网点,业绩好的员工绩效是我的10倍。”
不仅如此,上述员工表示,最近其所在分行改革动作特别大。“最明显的是我们开始搞业绩考核,三个月不达标就转岗或者待岗,而且部门还在搞合并,我都觉得自己要被辞退了。”该员工认为,这是银行在缩减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降薪消息的回应中,四大行均提到,财政部推动实施了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目前各行工资总额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
据《 财经 》记者了解,财政部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月分别印发《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和《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上述文件对金融企业的工资总额及其增幅要如何计算作出了具体的说明。
根据《细则》内容,金融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服务微观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合理确定。计算公式为:金融企业当年工资总额=上年度工资总额基数×(1+W)。其中,W为工资总额增幅,以Y作为函数计算确定,W和Y的函数关系如下:
其中,Y=联动指标增幅*综合考核系数。
联动指标增幅需要结合企业行业特点、经营实际,分类合理确定。对于银行、证券公司等商业性金融企业,联动增幅一般为净利润增幅;对于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可以申请增加营业收入增速作为加权计算,但权重原则上不超过30%。
另一方面,综合考核系数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和考核目标实现程度确定。计算公式为:综合考核系数=绩效评级系数*80%+考核目标*20%。其中,绩效评级系数依据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相关规定确定;考核目标系数为金融企业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董事会设定的考核目标的比值,设定上下限封顶值,上限为1,下限为0。
在工资总额的增幅方面,《细则》也给出了指导意见。“金融企业工资总额增幅还应当根据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市场水平对标进行合理调整。”
《细则》还提到,“金融企业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适度下降。其中,国有资本减值幅度超过10%的,工资总额降幅原则上不低于5%。”
对于金融企业中不同岗位职工的工资,《细则》也进行明确,“金融企业集团总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增幅;金融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
今年6月8日,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金融企业公司总额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下称《通知》)。在上述《细则》的基础上,《通知》再次对国有金融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指示。
以“工资总额增减幅对等”问题为例,《通知》明确,“金融企业与工资联动的经济效益指标下降时,可选择按照经济效益同等降幅确定工资总额降幅,或者选择按照《细则》,采用非对称下降方式确定工资总额降幅。在经济效益重新恢复增长后,工资总额增幅应与经济效益下降时选择的工资总额降幅保持对等一致。同时,在经济效益指标回升至经济效益下降前的水平之前,工资总额不得超过经济效益下降前的水平。”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在发生改变,国有金融企业薪酬水平与服务实体经济以及自身效益增长、风险控制这些指标更紧密挂钩。如果经营业绩下降,薪酬可能下降;如果经营业绩上升,薪酬则可能上升。是工资的决定机制在改变,薪酬结构在优化,传言中整个银行业大幅度降薪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
董希淼直言,目前存在不同银行业绩分化加剧,以及同一银行不同岗位薪酬分化加大这两个趋势。
“第一,不同的银行经营业绩分化会加剧。经营状况好的银行可能会更好,经营不善的银行业绩可能会变得比较差,甚至负增长,薪酬分化也将相应地加大。第二,同一家银行不同岗位的薪酬分化会更加明显。例如,因金融 科技 被重视,网络金融、技术研发等部门与岗位,会加大对其的薪酬激励度,包括短期和中长期激励。而可被技术替代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岗位,薪酬下降是自然的。”董希淼说。
基于此,董希淼强调,这些年来,银行业员工薪酬有涨有跌,近两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不存在普遍涨薪,也不会大幅度降薪。
不可否认,今年银行业确实存在不小的降薪压力。“虽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政策层面的降薪要求和安排,但是这并不代表2020年银行业不会出现降薪潮。”某银行业分析师告诉《 财经 》记者,受市场环境、政策导向、舆论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2020年整体利润实现可能面临增长缓慢或下降的巨大压力,净利增速下降不可避免会对员工薪酬产生影响。
此前的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关于1.5万亿让利如何具体落实?7月10日,在人民银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介绍说,1.5万亿让利主要是分三块:一块是利率的下行实现金融市场或者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大概是9300亿元;第二块是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加上还本付息政策,共计2300亿元;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银保监会督促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做实利润、用好利润。要更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切实补充资本。
7月23日,银保监会在提及下半年监管工作时指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从向实体经济让利、要应对此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等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利润会直接或间接地减少,而这可能就会造成银行员工薪酬总量的降低,部分银行降薪或是不可避免的。”上述分析师指出。
另据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疫情反复势必导致全球经济修复时间延长,全球长期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对银行盈利前景,甚至稳定性都构成压力,以及中国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这些都要求中国银行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银行体系改革应该有一系列动作,不会仅仅为降薪而降薪,而是会有更多配套改革政策,激励相容,市场化改革应该是大方向。”周茂华说。
明白银行“金饭碗”变“泥饭碗”?降薪传闻背后,薪酬决定机制在改变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酷斯法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