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双碳经济!双碳经济下化工行业发展的思考

2024-04-29 00:40 分类:经济犯罪 阅读:
 

化工行业将迎来全面价值重估 (一)

化工行业将迎来全面价值重估

优质回答“碳中和+ 新能源 ”依然为最强主赛道,化工行业全面价值重估在路上

“双碳”战略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能源转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底层逻辑,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是多方面的。

在供给端,作为典型高耗能行业之一的化工行业必将深度参与其中,化工行业已迎来新一轮的总量控制版供给侧改革。在需求端和能源端,偏中上游的化工行业为 新能源 行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和原料,而这些资源和原料往往是战略性资源或“双高”的产物。

“ 新世界 ”与“旧世界”并非泾渭分明的切割,而是相伴相生的发展。在国家“双碳”战略大方向的指引下,出于资源保护和能耗管控的要求,部分化工材料供给将被约束,同时 新能源 行业的高速发展又将显著拉动其需求,相关化工行业迎来 历史 性的黄金发展期。另外,化工行业传统领域极具实力的龙头白马,在供给约束下将依托自身资本和 资源优势 ,全面进入空间足够大、前景足够好的新能源赛道。

在“碳中和”大战略和 新能源 加持下,化工行业将迎来全面的价值重估。未来化工行业的行情将紧紧围绕“碳中和”、“新能源”和“重估”三个关键词展开。

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继续受益于“碳中和+ 新能源 ”

因“碳中和”以及资源安全问题受限的,同时又显著受益于 新能源 需求拉动的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迎来 历史 性的变革。

纯碱:光伏玻璃投产逐步兑现,纯碱华丽转身为“光伏碱”。在纯碱行业供给呈收缩趋势的情况下,光伏玻璃需求却将高确定性的持续增长,这也将使2022年纯碱行业或存在一定的供给缺口。

氟: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增长极,萤石供给将现缺口。萤石作为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正被逐渐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随着 新能源 的高速发展,将改变萤石行业过去一贯的发展逻辑,新能源、新材料未来将取代制冷剂成为萤石最主要的下游应用。

磷: 新能源 的快速发展将重塑行业发展逻辑。磷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以及下游“双高”特点,扩产严重受限。而磷酸铁锂当前作为锂电正极最主流的产品对磷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硅:双碳背景下工业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光伏景气有望拉动工业硅刚性需求增长。工业硅需求将随着 光伏产业 蓬勃发展以及有机硅渗透率提升而快速增长,在需求增量可观情况下,预计未来工业硅行业开工率或将提升,供给偏紧态势有望边际改善,行业或将保持较长期景气。

新能源 变革带来的化工材料行业大机会

碳中和背景下, 新能源 市场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同步增加。而今年以来,化工龙头加速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有望凭借资源、规模效应、产业链一体化能力获取较高竞争优势。

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需求爆发是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 汽车 以及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磷酸铁锂需求量快速增长,未来5~10年可能呈现10~20倍的增长,从而带动磷酸铁锂上游磷酸铁及净化磷酸需求增长。目前磷酸铁锂龙头公司未来几年都规划了较大的扩产计划,但在原材料方面都依赖外采,因此有迫切寻找上游磷资源配套的诉求。

锂电池电解液溶剂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作用为在正负极之间输送和传导锂离子,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由溶剂、溶质(锂盐)、添加剂三种成分组成,添加量分别为80%、12%、5%。

用作电解液溶剂的主要是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等。

电解液添加剂VC、FEC

VC和FEC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电解液添加剂。

电解液添加剂是生产锂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在锂电池中质量分数占比约5%。其中,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由于具备优化SEI膜的成膜、降低低温内阻、提升电池低温性能等多种功能,目前仍是电解液中用量最大的常规添加剂。

除此以外,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还包括丙烷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等。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年我国电解液总需求量约27.9万吨,其中动力电解液16.47万吨,数码电解液9.49万吨,储能电解液1.94万吨。未来,在新能源 汽车 和储能拉动下,VC、FEC需求将高速增长。

PVDF

聚偏二氟乙烯(PVDF)性能优异,主要应用于高附加值领域。

PVDF的传统下游为涂料,以重防腐工业涂料(化工、船舶、海工)、高端建筑涂料(地标性建筑、机场)为主。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年我国PVDF需求为7万吨,其中1.39万吨用于锂电池、0.57万吨用于光伏,下游需求受 新能源 崛起拉动高增长。

近年来,PVDF下游需求结构由传统防腐涂料向 新能源 行业转型。2020年新能源需求占PVDF总需求约28%,预计2025年需求占比将提升至63%。

EVA

近些年由于应用于光伏胶膜、发泡、电缆料EVA树脂需求的持续提升,我国EVA树脂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EVA树脂消费量上升至186.4万吨,同比增长5.25%。

光伏胶膜是EVA的最大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占比约35%左右,国内2020年EVA光伏料需求量约60-70万吨,但国内生产厂家不多,进口依存度仍在70%,供需紧平衡状态下EVA价格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

由于EVA行业扩产周期长,尤其做到光伏料需要较长爬坡期,未来2年预期供需紧张下EVA仍将保持较高景气。

化工龙头白马依托资金、成本、 资源优势 全面进入 新能源 材料领域

新能源 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实力雄厚的化工龙头具有天然吸引力,化工龙头白马全面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化工龙头借助自有原材料优势、成本优势、资金优势,将不断向下游拓展,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业务,而国家政策支持也将大大提升企业与 社会 资本持续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助推我国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利好化工龙头迎来价值的全面重估。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 以MDI、TDI为核心,重点提升聚醚、改性MDI两个支撑平台能力。作为全球聚氨酯领域的龙头企业,万华MDI业务占据中国50-60%和全球超过25%的市场份额。

公司依托石化及产业链一体化平台,不断拓展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业务,未来柠檬醛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合成香料、水性涂料、ADI、尼龙12、锂电三元材料、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关键材料、POE高端聚烯烃等项目将持续为其成长性提供保障。

湖北宜化

10月12日, 湖北宜化 集团与 宁德时代 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宁波邦普时代 新能源 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总投资约32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

根据 湖北宜化 的公告,磷酸铁锂行业有望在未来数年持续享受新能源 汽车 等下游需求拉动的高景气度。精制磷酸、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的原料,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与宁波邦普合作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项目,有利于公司抓住 新能源 市场发展机遇,优化和升级磷化工产业链布局,发挥煤化工、磷化工、 氯碱化工 协同效应,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盈利的能力。

卫星化学

卫星化学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在成本、环保及能耗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同时副产物氢气未来还可用于氢能项目,符合氢能战略,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潜力大。

此外,公司加速推进 连云港 基地乙烷下游聚醚大单体、乙醇胺、乙烯胺以及EAA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 新能源 电池及光伏等下游快速发展的行业,计划于2022年底到23年建成15万吨锂电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项目(包括DMC、EC、DEC、EMC和PC5种溶剂和FEC、VC两种添加剂),同时利用副产氢气推进氢能业务,进一步扩大双氧水在半导体、光伏等行业影响力,加快乙烯齐聚法合成长链α-烯烃及POE技术开发项目的中试。

$荣盛石化(SZ002493)$

荣盛石化 依托炼化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布局下游新材料。其控股子公司浙石化一期20万吨/年工业级DMC去年投产,浙石化二期规划的30万吨EVA装置有望年内投产,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产能释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华鲁恒升

目前, 华鲁恒升 拥有5万吨/年DMC产能,依托乙二醇装置建设的30万吨/年DMC生产装置,已于10月3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品质直接达到优等品标准。

公司此次规划建设的高端溶剂项目,不仅进一步扩大DMC产能,同时也将溶剂品种拓展至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形成较为完善的溶剂产品矩阵。

随着锂电池消费量的快速提升,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溶剂需求量大增。

相信未来随着高端溶剂项目的投产以及进一步开发出电池级溶剂产品, 华鲁恒升 将有望充分享受 新能源 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奥克股份(SZ300082)$

奥克股份 是我国环氧乙烷衍生物(EOD)龙头企业,上游一体化优势显著,目前正由传统建材领域向高附加值电解液材料领域延伸。

公司拥有2万吨电解液溶剂EC/DMC产能,同时通过参股电解液添加剂龙头苏州华一,进一步布局高壁垒、高附加值VC、FEC材料。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环氧乙烷(EO)酯交换法生产DMC,原材料成本相比环氧丙烷(PO)工艺大幅下降,成本优势显著。2021年5月,苏州华一拟投资10亿元建设11.65万吨 新能源 锂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项目,项目计划落地多种高壁垒添加剂品类,产品布局走在行业前列。

$联创股份(SZ300343)$

联创股份 传统业务为互联网数字类产品,该版块业务于2020年剥离,目前公司主营含氟制冷剂、聚氨酯新材料业务。

公司通过 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 科技 成果鉴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开发的新型环保制冷剂四氟丙烯成套工艺技术。公司拥有R142b产能2万吨/年,具有国内上市公司中最大的R142b外售配额1.265万吨。公司8月已投产投产PVDF产能3000吨/年,2022年投产项目包括:5000吨/年PVDF项目;6000吨/年技改PVDF项目。

东岳集团

作为全国最大的R142b、锂电级PVDF供应商, 东岳集团 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冷媒、含氟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材料、氯碱离子膜和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等的研发和生产。

公司具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业务覆盖氟、硅、膜、氢四大产业,通过外购萤石生产氢氟酸,并向下游延伸至含氟高分子材料。截至2021年中报,公司拥有PVDF产能1万吨、R142b产能3.3万吨。同时公司具备锂电级PVDF生产能力,公司PVDF新增产能1万吨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A股# #股市点评# #股票#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碳中和必将对我国什么有色等行业将发生深刻变化 (二)

优质回答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碳中和必将对我国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等行业将发生深刻变化。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就此进行多次气候谈判。在《巴黎协定》的指导下,各国达成一致目标,即在本世纪末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了共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承担大国责任,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之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积极进行目标制定及政策部署,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也在日益完善。2021年3月,在中央财经第九次会议研究和部署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工业体系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工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预计2060年我国GDP约60-66万亿美元,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不低于30%。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意味着我国不能走“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未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将持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工业部门实现零碳或超低碳排放,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最难啃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因此,在我国“碳中和”及环保要求下,国内能源行业及工业将迎来重大变化。一是对于工业生产端来说,“碳中和”将进一步压缩高耗能产业供给,促进产业加快升级,产业高、技术先进且资金雄厚的钢铁、煤炭、石油和化工等中上游相关龙头企业,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二是对于环保领域来说,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发展绿色环保材料有利于促进碳循环,减少碳排放。三是对于能源领域来说,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光伏、风力、水利及核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将有望迎来发展。

碳中和目标下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行业作为承接自然界原料和下游终端消费品的重要纽带,每年贡献了全球4%的碳排放,年排放接近15亿吨/年。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单吨生产能耗更高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临产能重新调整的挑战。

在新项目审批难度加大和落后项目陆续退出的大环境下,行业内的众多落后产能或将由于生产设备和单位能耗指标限制而受到发展制约,但从长期角度看,双碳政策或将推动新一轮化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的出清将促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酷斯法关于双碳经济就整理到这了。

诈骗四万判缓刑罚金是多少,诈骗4万被判了三年缓刑

油茶经济收益期限长达多少年~油茶的收益分析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