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斯法律师网,一个集结国内知名律师的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法律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不在担心找不到好的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盗窃罪和抢劫罪想象竞合-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异同

2024-05-25 13:30 分类:暴力犯罪 阅读:192
 

2019法考备考考点【数罪】行为单数 想象竞合犯 (一)

优质回答一、想象竞合犯

这是由三段论的反复推理造成的。一个行为(小前提、案件事实)同时符合多个罪名规定(大前提,法律规定),但因为只有一个行为,只能定一罪。

1.想象竞合犯的特征:行为人只实施了社会普遍观念上的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2.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办法:择一重罪论处。

因为只有一个行为,如果定数罪,等于对一个行为进行了重复评价。比较重罪与轻罪,一般情况下比较法定刑的轻重,在具体情节下比较具体的宣告刑轻重。如果两罪名法定刑相同,按目的行为定罪(选择包容内容更多的罪名)。

3.想象竞合犯的例外

刑法分则的一个特殊规定(第204条第2款):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款罪处罚(数罪并罚)。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但却数罪并罚。

4.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的区别

(1)形式上:法条竞合取决于法条间存在包容关系,是大前提(法律规定)内的现象,是由法条设置造成的,这种竞合是永恒的竞合,与案件事实无关。想象竞合取决于案件事实,即行为触犯了两个不同的法条,不同法条之间不一定具有包容关系。需评价为符合两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才能全面评价案件的,属于想象竞合,这种竞合是临时的竞合。

(2)实质上:法条竞合仅侵害了一个犯罪的保护法益,想象竞合侵害了两个犯罪的保护法益。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之间是对立关系。两个法条只存在交叉关系,则属想象竞合,不可能是法条竞合。

(3)具体标准:一个行为触犯一个法条就必然会触犯另一个法条,则两个法条属于法条竞合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必然性,才有可能是想象竞合。

5.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动态变化

一般情况下两个罪名是法条竞合关系,但是特殊情况下两个罪名又变成想象竞合关系。这种特殊情况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形中:(1)一般法条与特殊法条的犯罪形态不一致:甲重罪的既遂和乙轻罪属于法条竞合,甲重罪的未遂和乙轻罪可能是想象竞合。(2)法定刑不符合比例原则:甲罪与乙罪的基本条款是法条竞合,但二者的加重条款可能是想象竞合,如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盗窃罪和盗伐林木罪。

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是特别关系的法条竞合,但结果加重犯与加重结果所触犯的犯罪之间是想象竞合犯。如果形式上属于加重结果,但刑法没有加重其法定刑,即没有规定为结果加重犯的,也属于想象竞合。如抢劫致人死亡与抢劫是法条竞合,但抢劫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想象竞合。

【总结】法条关系(罪名关系)

(1)A与-A。两个罪名是对立排斥关系。特点:针对一个行为对象或一个法益侵害结果,不可能同时触犯这两个罪名,也即既不可能属于法条竞合,也不可能形成想象竞合。如盗窃罪与诈骗罪。

(2)A与A+B。两个罪名是包容评价关系,A+B可以包容评价为A。特点:二者是法条竞合关系,触犯A+B,必然触犯A。如常考的罪名关系,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强制猥亵、侮辱罪与强奸罪,抢夺罪与抢劫罪,侵占罪与盗窃罪,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盗窃罪与盗窃枪支罪,挪用公数罪与贪污罪,便是如此,后者可以包容评价为前者,二者是法条竞合关系。

(3)A+C与A+B。两个罪名是交叉重合关系。特点:二者不可能属于法条竞合关系,但有可能形成想象竞合。如绑架罪与拐卖妇女罪,交叉重合之处是非法拘禁罪。又如,虐待罪(对象是家庭成员)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交叉重合之处是被监护、看护的家庭成员。

2020法考客观题每日一练【刑法】-不定项选择题【2.25】 (二)

优质回答一、不定项选择题

郑某等人多次预谋通过爆炸抢劫银行运钞车。为方便跟踪运钞车,郑某等人于2012年4月6日杀害一车主,将其面包车开走(事实一)。

后郑某等人制作了爆炸装置,并多次开面包车跟踪某银行运钞车,了解运钞车到某储蓄所收款的情况。郑某等人摸清运钞车情况后,于同年6月8日将面包车推下山崖(事实二)。

同年6月11日,郑某等人将放有爆炸装置的自行车停于储蓄所门前。当运钞车停在该所门前押款人员下车提押款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遥控引爆爆炸装置,致2人死亡4人重伤(均为运钞人员),运钞车中的230万元人民币被劫走(事实三)。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第1~3题:

1.关于事实一(假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4/二/86)

A.抢劫致人死亡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立即劫取财物的情形

B.如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则对事实一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如否认死者占有,则成立侵占罪),实行并罚

C.事实一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

D.事实一虽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依然成立独立的犯罪,应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

2.关于事实二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4/二/87)

A.非法占有目的包括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

B.对抢劫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与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作相同理解

C.郑某等人在利用面包车后毁坏面包车的行为,不影响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D.郑某等人事后毁坏面包车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3.关于事实三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4/二/88)

A.虽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等人的行为仍触犯爆炸罪

B.触犯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只有一个,属于想象竞合

C.爆炸行为亦可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

D.对事实三应适用“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

参考答案

1.【考点】抢劫致人死亡

【答案】ABCD。解析:抢劫致人死亡,既包括为劫取财物而故意杀害他人的情形,也包括在劫取财物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立即劫取财物的应认定为抢劫致人死亡。A项正确,当选。

如果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在抢劫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注意:这是题干设置的前提,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逻辑推演),事实一中郑某等人杀害车主并劫取面包车的行为就不能再整体评价为抢劫罪一罪了,而只能分别认定先行杀害面包车车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之后将面包车据为己有开走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如果认为死者可以占有财物,则非法占有死者财物的行为成立盗窃罪;但是如果否认死者可以占有财物,则拿走死者财物的行为只构成侵占罪),两罪并罚。B项正确,当选。

事实一是抢劫行为,但这一抢劫行为包含了一个明确的故意杀人行为,故事实一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虽然郑某等人的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但是最终只以抢劫致人死亡一罪论处,这样既能够做到罪刑相适应,也同时评价了杀人行为。C项正确,当选。

事实一虽然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是二者之间不具有通常的牵连性,因为难以想象为了抢劫运钞车必须要先杀害车主抢劫一辆面包车再去抢劫运钞车。故杀害车主抢劫面包车的行为独立于后面的抢劫运钞车的行为,应认定为独立犯罪,并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ABCD。

2.【考点】非法占有目的;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答案】ABCD。解析:非法占有目的是指排除权利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进行支配,并遵从财物可能具有的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非法占有目的由“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构成。排除意思侧重的是法律意义,强调排除意思是为了将不值得科处刑罚的盗用、骗用等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利用意思侧重的是经济意义,强调利用意思是为了将单纯毁坏、隐匿财物的行为排除在盗窃、诈骗等取得型财产犯罪之外。A项正确,当选。

抢劫罪和盗窃罪同为取得型财产犯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抢劫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和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作相同理解和认定,这样才能做到法条体系之间的一致性。B项正确,当选。

郑某等人在劫取面包车的时候,取得意思和利用意思都具备,非法占有目的足以认定。虽然在利用完面包车之后毁坏了面包车,但不影响先前的抢劫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C项正确,当选。

郑某等人劫取面包车和毁坏面包车的行为侵犯的都是一个财物的所有权,之后的毁坏行为并没有侵犯新的法益,因此可以被综合评价在前面的抢劫罪中,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ABCD。

3.【考点】爆炸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想象竞合犯

【答案】ABCD。解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质在于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现实、紧迫的具体危险,可能导致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的死伤。首先,郑某将爆炸装置安放于储蓄所门口这一公共场所,人来人往,爆炸行为完全有可能伤及无辜的路人,即便爆炸发生当时附近没有行人,也没有造成银行职员之外的其他人死伤,但是郑某等人的行为仍然危害了公共安全,触犯了爆炸罪。其次,郑某引爆爆炸装置,导致2人死亡4人重伤,虽然这些人都是银行职员,是特定的人,但也属于导致多数人死伤的情形。综上,郑某等人的行为触犯爆炸罪。A项正确,当选。

郑某等人只实施了一个爆炸行为,造成2人死亡4人重伤的结果,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爆炸罪,成立想象竞合犯。B项正确,当选。

爆炸行为是郑某等人为了进一步实施抢劫的手段行为,目的是为了排除被害人的反抗,更加顺利的劫取财物。故不仅爆炸行为可以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一切可以帮助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行为均可以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C项正确,当选。

郑某等人在抢劫过程中采用爆炸的方法致银行工作人员重伤、死亡,压制其反抗后劫取财物的,符合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D项正确,当选。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盗窃罪和抢劫罪想象竞合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

帮信罪获利二万多会判多久。帮信罪获利2万怎么量刑

盗窃罪和诈骗罪判几年~诈骗罪与盗窃罪的辩论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