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消费——青少年非理性消费
- 1、调查显示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占绝大部分 比全达87.3%
- 2、现实生活中儿童存在哪些畸形消费现象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调查显示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占绝大部分 比全达87.3% (一)
贡献者回答青少年的心智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尚不成熟,他们的自我辨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较弱,沉迷网络已成为许多中国家庭的“烦恼”。 究竟有多少青少年将上网视为生活必备?又有多少青少年犯罪缘起于网络游戏中的道具消费?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如此多孩子为之疯狂?14日发布的《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下)》给出了一些答案。
A 最消耗时间:44%大学生选网游
本次数据报告是在110704个样本量的基础上做出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整个青少年群体。
根据对不同年龄段上网频率的调查,小学生中,偶尔上网人群占比86.4%,中学生为86.6%,大学生为12.7%;小学生经常上网人群占比11.6%,中学生为13%,大学生经常上网者则占绝大部分,为87.3%。两项数据反映了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上网行为中选择“网络游戏为最消耗时间的活动”的大学生的占比最大,为44%,小学生为11.7%,中学生为17.2%。可见,在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网络游戏当成了自己最主要的网络行为。
B 玩网游原因:过半寻虚拟刺激
相比而言,“网游”对大学生影响较大,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有家长监护,学校老师也管控较严,因此影响较小。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青少年选择网络游戏?调查发现,男性中玩网游的原因选择“受周围同学影响”的占45.1%,女性中这一比例为34.9%。男性中选择“逃避现实,追求虚拟世界的刺激和成就感”的占44.8%,女性中这一比例达57.1%。男性中选择“为了得到某些才能的锻炼”的占13.1%,女性中占13.3%。
而以学生群体划分,选择“为了逃避现实,追求虚拟世界的刺激和成就感”而玩网游的小学生占20.9%,中学生占19.7%,大学生高达95.9%。这表明,大学生有更多的人将网络游戏视为放纵自己的手段。
C 网游中消费:道具消耗为主流
在青少年玩家的问卷中,游戏消费情况最令人深思。
调查数据显示,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小学生占比为3.2%,中学生为20.6%,大学生为21.9%。花费500元-2000元的小学生占0.5%,中学生为3.6%,大学生为1.6%。超过2000元的小学生比例接近于零,而在中学生中这一比例为0.3%,大学生中为0.6%。
对“游戏消费来源”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游消费来源于压岁钱的占比18.5%,来源于生活零用钱的占比32.8%,而找借口向家人要的最多,为37.1%。用其他一些非正常手段获得金钱去玩网游的占11.6%。
而对3600位青少年群体进行“游戏中主要消费”去向调查时,数据显示:买“点卡”和游戏时间的占22.5%,购买游戏装备的占37.7%,购买“宝石”等道具提升战斗力的略高,约为39.8%。这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多数玩家的游戏消费中,道具的消耗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报告提醒,这也验证了为什么国内游戏行业中,多数网络游戏普遍把利用道具提升战斗力作为吸金设计的重点。
这部分青少年玩家在问卷中表示,花了一些钱但不会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占比最多,为69.5%;而花了很多钱,有时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占比8%。
D 消费后感受:自责者超过一半
本期报告特别推出了“游戏中消费动力和消费感受”的可视化数据。图表直观地表明,“为体验受人尊敬的江湖地位而在游戏中消费”的群体占比19.4%,“受各种充值奖励的刺激而消费”占比为30.2%,“遭受各种消费陷阱的诱惑”占24.8%,“被其他玩家虐待而失去理智消费”的占25.7%。这说明,属于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占了绝大多数。
而在游戏消费后“没有感觉,平静对待”的仅占比6.4%,“感觉无奈愤怒,被游戏规则绑架”的占30.7%,“因为一时冲动,事后后悔自责”的占比最高,达50.8%,“感觉痛快,体验到特权带来刺激”的占12.1%。这表明,在网游消费后,大部分玩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报告撰写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目前很多网络游戏的设计理念并非带给玩家快乐,而是将利用人性的弱点“绑架”玩家意志以达到吸金目的作为游戏设计的原则。
现实生活中儿童存在哪些畸形消费现象 (二)
贡献者回答不久前,由影星蒋雯丽代言的一则化妆品广告,因使用“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这样的广告语,引发了广泛争议。另一则在各电视台热播的某品牌牛奶广告,也被指拿母爱进行促销。原因是该广告中,学校的广播里播出一位妈妈为儿子送牛奶的消息,收到牛奶的孩子幸福得眼泪横飞,周边的同学则羡慕不已。不少观众指责该广告歪曲母爱,误导小孩以为父母只有买了该品牌牛奶才是真正爱他,如果不买就是不爱,商家用这样的手段“逼迫”家长购买其产品是不道德的。
在近年来的电视屏幕上,由孩子做广告人物、以儿童形象做广告内容的广告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现实生活中,孩子牵着家长的手逛超市、卖场,引导家庭消费的现象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让孩子代言广告产品,用一两个孩子吸引与之同龄的一大批孩子消费,这是不少经营者惯用的手段。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不少儿童广告表现手段繁多,富有感染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孩子去购买广告中所宣传的商品,诸如“今天你喝了吗”、“我有,你有吗”等儿童广告几乎天天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业内人士认为,儿童没有辨别商业广告的能力,也没有选择看与不看的能力,因此,对于儿童广告应该进行限制。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等11名委员联名提案叫停利用儿童做广告。蔡自兴认为,过早地让儿童充当商家的挣钱工具,让孩子过早涉足市场经济和商业活动,是对儿童的精神污染。过早地把名利观强加于儿童,会对他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和压力。同时,用儿童做广告对广大收看电视广告的少年儿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5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对儿童来说,广告除了具有娱乐、丰富知识和审美教育功能之外,还可能产生各种负作用。首先,如果在设计广告时缺乏儿童观,就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有些以卡通形式出现、带有恐怖内容的广告,可能会使一些生性胆小、内向的孩子产生紧张而激烈的生理、心理反应。其次,广告会引起孩子与父母在消费问题上的冲突。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买广告中的产品,孩子就会耍性子。第三,广告还可能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间接影响。陈会昌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当问“愿意跟一个没有玩具的好男孩玩,还是跟一个有玩具但不太好的男孩玩”时,观看了儿童玩具广告的一组孩子中,有65%的孩子选择了“有玩具但不太好的男孩”,而没有看广告的比较组的孩子中,只有30%作出这种选择。
《广告法》第8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样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陈会昌介绍说,一些国家通常有一个由教育、心理和媒体专家组成的专门审查广告的机构,负责对儿童广告的内容加以审查和把关。制作儿童广告的机构,必须聘请心理、教育专家进行必要的研究,比如,在儿童中抽样调查,看他们对广告的反应,然后以此为依据,向广告审查机构提出播发广告的申请。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广告对儿童的副作用。陈会昌表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儿童肥胖多种因素造就小胖墩儿
在今年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发布的《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蓝皮书显示,家庭收入最高组儿童少年超重率是最低组的3.6倍,肥胖率则是4.6倍。儿童肥胖正为社会及家庭广泛关注(如图)。
蓝皮书将6岁至17岁学龄儿童少年划分为不同家庭收入组,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几组不同家庭收入的概念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800元至1999元、2000元至4999元、5000元至9999元和1万元及。家庭收入从低到高5个组中的儿童少年超重率分别为3.1%、3.6%、5.7%、8.3%、11.1%。各不同家庭收入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同时,高收入家庭组儿童少年的脂肪供能比偏高,城市和农村儿童少年分别达到39.2%和35.2%,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儿童少年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现象。
据该蓝皮书显示,与1992年相比,我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来越胖呢?专家分析,从饮食习惯来看,高热量、高脂肪的西式速食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儿童中,尤其在一些省会城市,近三成的学龄儿童几乎每周都会吃一次西式快餐。此外,孩子对食物的自主权增加也是导致他们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缺少运动是孩子们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我国7-12岁的少年儿童每天平均花两小时看电视、半小时用电脑、40分钟看漫画,到了假日,看电视的时间更长达3小时50分钟,都很少有户外活动或体能运动行为。
5月22日,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告诉记者,预防肥胖应从胎儿开始,出生时体重大于4.2kg的新生儿继发肥胖的几率较大,而出生体重小于2.5kg的低体重儿,在后续的追赶生长时,也极易发生肥胖。为避免出生巨大儿或低体重儿,孕妇在孕期应摄入均衡而不过量的营养,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此外,用母乳来喂养宝宝可预防儿童肥胖。在加拿大进行的青少年肥胖状况与喂养史关系研究发现,非母乳喂养儿肥胖危险性是母乳喂养儿的2-4倍。因此,婴儿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以预防儿童肥胖。
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应培养幼儿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专家指出,5岁前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患肥胖症的几率是体重正常儿童的两倍。因此,这一时期,家长应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食、吃饭细嚼慢咽、远离不健康食品以及喜好运动的良好习惯。如果孩子已经肥胖,应在医生指导下,耐心地、不懈地进行饮食调整、不良行为矫正和体力活动强化。肥胖儿童、家长、教师、医生共同参与综合防治方案,逐渐地、缓慢地控制体重趋向正常增长。切记儿童期不宜服用减肥药或进行手术减肥。
少儿网瘾 不都是孩子们的错
网络购物、网络电话、网络咨询……正当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网瘾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不少少年儿童掉进了网瘾的黑洞难以自拔。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图)。
2005年11月22日,我国首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发布,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有1650万,其中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今年5月20日,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近11%青少年已经沉溺或正在走向网瘾世界,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社会交往能力差,同时又好胜,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败后,往往会在网络中寻求成就感。
据介绍,网瘾又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形成非理性的依赖,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陶宏开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出现的网瘾问题与当年青少年打台球和游戏机成瘾的问题类似,不过网络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更能吸引人,在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更易沉迷上瘾。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酿成的悲剧不断发生。2004年12月,天津市13岁男孩张某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从高楼上跳楼自尽。2005年3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两名初中生因连续通宵上网后疲惫不堪,在回家时趴在铁轨上睡着了,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死。今年4月,陕西省商洛市8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为寻求刺激毫无缘由将一人殴打致死。还有的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与父母反目成仇、辍学离家甚至因无钱上网铤而走险,抢劫杀人。
陶宏开认为,网络成瘾不仅让孩子们荒废学业,还引发犯罪和一系列深层的社会问题。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陶宏开认为,主要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有重大关系。“上网成瘾孩子的家庭大多亲子沟通缺失、亲子关系恶化、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这些家长一方面过度溺爱孩子,另一方面又过度期望,只重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人格培养。这是教育的误区。要使孩子脱瘾,关键依然在家长。此外,社会和学校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现在学校的应试教育大多排斥、歧视“问题”孩子,加上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一沾上不健康的网络就很容易成瘾。
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中心主任陶然认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分不开,一是爱的泛滥,一是爱的缺失。网络时代孩子不可能不接触网络,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多些理解和信任,才能帮助孩子走出网瘾。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全社会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有所关注和行动,政府开发了全国首个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发布了爱国主义网络游戏《中华英雄谱》,各地也成立了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开展戒除网瘾夏令营活动。陶宏开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毕竟,解决网瘾问题不是单个家庭和个人力所能及的,要靠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关链接 儿童“心病”尽早医
儿童畸形消费问题不容忽视,儿童在成长期会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样应引起重视。据专家介绍,这种“成长的烦恼”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成为心理疾病。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我国4-17岁的少年儿童目前大约有3.4亿,按此发生率计算,约4000多万的少年儿童有心理问题。
据了解,为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北京市教委2006年出台《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计划在全市每所中小学、职业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心理咨询室遭到学生冷落。
5月21日,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的董老师告诉记者,该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会给学生开设一次心理课,如果有学生需要,还会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会开展入学适应性调节、考前减压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另外,心理辅导老师还对其他在职教师和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
北京市宣武区某实验学校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设有一个心理求助的信箱,虽然有学心理学的老师,但没有专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日坛中学德育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该校没有心理咨询室,以后会筹建。
北京市第七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已成立了6年,是北京市开设心理咨询室较早的学校。据该校心理咨询室的臧老师介绍,每天来这里咨询的学生不多。臧老师认为,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师资方面。“既具备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又熟悉中小学校教学情况的心理辅导老师,目前比较少。另外,心理咨询室应尽量设在远离教学区和办公区的地方,最好起一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名称,如知心屋、聊天室、心情吧等。室内应尽量布置成一个私密的谈话空间,应该装饰得温馨、安全、人性化,像家里一样,这样有助于学生心态的调整。”臧老师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部单志艳博士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学校心理咨询室遭冷落是因为心理咨询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般人不愿意向熟悉的人做心理咨询。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都认识,学生会觉得不自然。另外,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她认为目前特别需要在中小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5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北京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梁月竹告诉记者,不少孩子出现心理异常现象时,表现比较轻微,没能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等到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做心理求助信号,家长对此应留意并及早做心理咨询。
单志艳表示,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因此,家长、老师应对此予以重视,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来教育儿童。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非理性消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酷斯法的其他内容。